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公交数据如何成为资产?
发布日期:2024-05-22 10:29 浏览次数: 字体:[ ]

□池雨溪
  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为导向改进授信评价机制,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企业以市场化为导向发掘数据资源价值,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本期策划结合近期公共交通企业推进数据资产入表融资的相关案例,探讨数据资产化如何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搭上数据资产入表首班车
  今年1月,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京城建集团)全资二级集团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公交集团),成功完成约700亿条公交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成为江苏省首单城投类公司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案例。
  3月25日,南京公交集团公交数据资产获批中国光大银行南京分行数据资产融资授信1000万元,成功实现数据资产的商品价值向金融价值有效转换,打通了数据“资源、资产、资金”的转换通道,有效推动数据资产融资业务落地,促进了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树立了数据资产融资新标杆。
  近日,山东省济南公交集团完成了首个“数据资源包”的数据治理、合规确权、资产登记、质量评价、资源入表、资产评估等工作。经测算评估,济南公交涉及入表数据约190亿条,数据资产质量得分98.6分,资产评估价值约1390万元。
  据了解,为保障数据资源入表工作的顺利推进,济南公交选取了数据质量优、数据应用广、数据价值高的“数字公交调度云平台数据资源集”作为首批入表项,涵盖济南公交车辆信息、线路信息、站点信息、GPS信息等数据资源。
  4月23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大数据局的指导下,西海岸新区工信局(科技局、大数据局)、青岛真情巴士集团(简称真情巴士)联合主办的真情巴士数据资产金融授信及场内交易签约仪式,公布了真情巴士“车智网机务管理及公交服务”数据资产质量评价报告及估值报告,评估价值为1009.95万元,完成齐鲁银行首笔700万元数信贷的发放。同时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与武汉元光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数据”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合同,率先实现了交通类数据产品的入场交易。
场景应用是数据增值关键
  数据行业相关专家解读,数据的价值可以随着开发应用转化为资产,因此,与其他类型的资产不同,数据资产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灭失,反而会增值。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等为数据资产的权利界定、合法合规使用和流通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政策指导。
  根据《数据安全法》,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非电子形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本身只是一种信息载体,它记录了各种现象和行为的原始信息。然而,当这些数据经过有效的集合、编辑、提炼和分析之后,价值就不再局限于原始信息的记录,而是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和经济价值的资产。
  有哪些数据可以转化为资产?相关专家表示,由于公共交通领域数据来源复杂,涉及乘客个人出行信息,所以数据资源的开发、确权要根据具体应用情况作出相应的区分。
  以南京公交集团数据资产评估入表为例,为了规避乘客敏感出行信息,南京公交集团本次选取了公交线路信息、车辆信息以及公交车辆实时定位信息进行入表。该数据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都归属于南京公交,因此在数据确权方面比较明晰。
  南京公交集团科技信息部首席工程师索春婷介绍,南京公交集团数据资产评估入表经历了数据资源盘点、数据台账分析、数据应用场景挖掘、数据合规性及权属评价等一系列流程,最终入表数据700多亿条。“得益于前期集团数字化转型,进行数据治理,本次梳理入表的数据质量比较理想,可以保障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索春婷说,“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管理能力才能进行数据资产化开发转型。”
  真情巴士通过数据资源价值场景开发,对多源数据进行分级加工,以产生不同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进一步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以车辆到离站及乘车刷卡数据加工为例,真情巴士首先完成一级加工,将到离站数据匹配车辆和线路后,可为乘客提供实时的车辆到离站预测信息服务;将车辆到离站与乘车刷卡数据进行拟合匹配后,可生成不同时刻站点的上车客流数据,指导车辆实时调度。
  通过叠加客流OD(交通起止点)预测算法完成数据的二级加工,可生成乘客的出行目的地,为公交企业线网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最后,通过叠加重点商圈等地理位置信息对数据进行三级加工,广告营销类企业可精准定位高流量线路、站点和关键时间段,进行公交车辆广告业务的精准投放,提高广告回报率。
  公共交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多家公共交通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体现了公共交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使数据治理工作更加具象化。

数据资源共享生态尚待“破圈”
  《2023中国数据资产化发展趋势白皮书》提出,数据开放和共享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核心环节。公共交通企业如何打破数据交流壁垒,使数据跨行业流通,为更多行业提供决策依据、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治理方案是未来值得期待的方向。
  目前,刚刚起步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场内交易占比较小,部分公共交通企业也反映数字资产在交易所内挂牌后无人问津。相关从业者认为,公共交通企业利用数据资产融资规模有限,融资不是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公共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目前来看,公交企业开发数据资产将其入表、融资对降低其资产负债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探索数字资源资产化的同时,也势必面临融资规模有限、数据交流壁垒、平台建设阻碍等多种问题。相关专家表示,数据资产要在一个产业生态里形成真正的数据价值化。交通领域的数据边界比较明确,应该进行深度开发并流通。比如,交通数据应在其他行业领域发挥作用,交通出行领域也应善用其他领域的数据进行辅助决策、智慧管理。
  浙江省交通集团数字中心首席顾问傅哲祥提出,与物理资产不同,数据资产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公共数据平台,由政府主导形成良好的运行规则和秩序。
  数据开放共享有利于激发企业协作、创新创业和经济活力。公共交通企业在面对自身的优质数据资源时,深挖价值、广泛共享、跨行业交换,将推动数据资产化,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5月22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