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创新执法解忧 质量效能兼优
发布日期:2024-06-12 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报记者 单佳雯 通讯员 官兴炜 徐芸 陈绍平 岳文 温玉祥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以切实维护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当前,全国多地积极探索优化执法方式、密切联系群众、深化区域执法协作、构建智慧执法体系等,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及时响应 提高投诉办件满意率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青山湖大队驻南昌东站执法服务室投入使用,这是南昌市首个交通枢纽场站执法服务室。服务室根据执法需求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调查询问室、警示教育室等多个功能区。青山湖大队执法人员将长期坚守驻站执法服务室,针对场站周边车辆非法营运以及出租汽车拒载、议价、途中甩客、绕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展开严厉打击。同时,充分发挥12328热线作用,针对市民旅客的举报投诉及时进行现场调查与处理。
  《行动方案》指出,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深入践行执法为民。其中,重点提到“密切联系群众”,既要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完善基层执法站所便民服务设施,也要针对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完善投诉举报闭环办理工作机制,提高投诉举报办件满意率。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将工单办理效率与执法人员评优挂钩,强化工作执行力和效率。同时,增设周末和节假日工单办理机制,让“工单不休假”,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日前,江西省上饶市交通运输局“12328”热线员接到电话,有群众反映在上饶火车站遭遇巡游出租汽车司机拒载。上饶市城市公共客运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核实,责令司机改正并给予其警告。“真是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现场处理了,有你们的‘速度’,相信这种不文明行为会越来越少。”该群众表示。
  “快”的背后,是一套快速响应及时办的“组合拳”。去年11月,上饶市创新推出“E呼即办”民生改革措施,整合资源、统一管理,上饶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将“12328”专班一体并入“E呼即办”联合指挥中心,实行双号并行、集中接单、集中调度、高效联动。与此同时,所有科队无条件配合“E呼即办”处置队伍开展诉求办理,并通过“上饶市交通运输局‘E呼即办’工作群”实时调度、实时跟踪。今年以来,上饶市交通运输系统共处理群众信访259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智慧精准 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通过5G布控球、车载监控与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短短几秒,即可对嫌疑车辆和人员进行甄别,并立即向交通执法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江苏省江阴市交通运输局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助力执法巡查工作。其中,5G布控球以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车牌精准识别、后台数据比对、执法终端预警信息推送,辅助一线执法人员快速、精准发现嫌疑车辆。
  科技赋能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又缓解了执法机构“案多人少”的矛盾。“构建智慧执法体系”是《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之一,具体包括加强智能化监管执法终端配备,开展数字化执法监管场景开发应用等。
  6月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西站附近,呼和浩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查获一辆涉嫌异地营运的出租汽车。原来,当该车辆经过西站预警监控时,被预警监控系统识别为疑似异地营运车辆,相关信息随即推送至执法人员手机端。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应用的精准预警监控系统,由集合许可数据、处罚数据、网约车订单数据的精准执法智慧平台以及布置在火车站、机场的预警监控组成。系统实时分析车辆信息,判断并推送疑似非法营运车辆预警信息到执法人员手机端,改变了以前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必须由执法人员长期蹲守、多点多频检查的状况。截至5月底,执法支队借助智慧执法系统共计查处非法营运行为502例。
  当前,通过科技手段助力非现场执法、提升执法效能的举措正在各地广泛推进中。5月20日起,山东省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威海站内停车场及周边区域使用电子监控设备实施非现场执法,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行为;江苏省丹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交通执法指挥中心在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道交界处、火车站等重点区域拟建智能抓拍设备27套、鹰眼1套、5G布控球1套,预计11月投入使用。

多方联动 破解“交界地带”执法难题
  4月10日6时许,一辆涉嫌非法加高栏板的超限货车不配合执法检查,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八都向浙江省江山市方向行驶,玉山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立即联系江山超限检测站协助执法。经两地三部门持续设卡布控,最终该车辆在205国道峡口路段被查获。
  上饶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入推进区域交通运输执法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交通运输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有效发挥省际、市际区域联动治理优势。特别是深化赣皖浙闽四省八市交通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每年签订《赣皖浙闽四省八市区域联动治超执法备忘录》,重点强化省际交界相关毗邻县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治超执法等专项活动,有序推进跨区域线索移送、协查办理、信息抄告、执法协作。今年以来,上饶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管辖规定已收到跨区域线索移送27件,开展省际交界联合执法3次。
  《行动方案》提出,深化区域执法协作,其中包括完善区域执法协作工作机制,推进跨区域线索移交、案件移送、证据协查、文书送达、信息抄告等线上执法协作;推进区域执法联勤联动,统筹调配毗邻地区执法力量。当前,通过跨区域联动破解“交界地带”执法难题,在江西、河北、山东、广东、贵州、河南等多省份已有生动实践。
  5月29日,河北省邯郸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牵头,石家庄、邢台、衡水3个片区支队参与,联合河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邯郸支队、河南省安阳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等单位共100余人,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省界举行了冀豫跨省区域联合执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突发事件报警、预案启动、指挥调度、实时监控、跟踪劝导、联合执法、车辆移交等环节。
  围绕公路治超工作联防联治,山东省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开展跨层级联动、跨区域联动、交法联动、路企联动,完善胶东五市与黄河流域执法协作、远程案件处理等机制措施。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执法340余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行为1770余起,卸载货物3.28万吨。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6月12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