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织密安全网 畅通生命线
发布日期:2024-06-25 11:31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6月,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国展开。
  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港航企业、施工单位、海事航保等水运单位积极践行活动要求,强化隐患排查、完善应急举措、更新应急装备、开展特色安全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安全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连云港港口集团 “花式”科普提高安全素养
  □ 张新语
  6月7日,连云港港口集团迎来了2024年“安全生产月”文艺展演的初审。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连云港港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展演,开启了今年“安全生产月”的序幕。
  6月,连云港港口集团紧扣“安全生产月”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从特色培训到重点走访,从负责人讲课到科普宣传,再到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港口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承诺。
  在港区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安全宣传标语和电子屏幕上的安全提示,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员工“生产再忙,安全不忘”。而各公司的工前会议上,事故案例的反思教育培训已成为常态。通过事故当事人的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片和典型案例的解析,用“身边事、身边人”给职工们敲响了警钟,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为了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连云港港口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无论是防中暑、防风、防淹溺,还是防火应急疏散,这些无脚本的演练活动都让员工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亲身体验并学习如何应对。这种实战化演练方式,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应急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和自救互救能力。
  连云港港口还通过多元化安全教育活动,如“避险逃生训练营”“危急时刻之生命英雄”及应急科普趣学、网络知识答题等,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其安全素养。
  此外,连云港港口还开展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四个一”工作,即一次“总经理讲安全公开课”活动、一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治、一次“安全生产大家谈”活动、一次警示教育片观看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连云港港口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了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员工的安全健康。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连云港港口还结合“事故”科队走访活动,对过去4年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科队进行逐一走访和座谈交流。通过这一活动,连云港港口对安全生产事故“四不放过”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对客运站、办公大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九小场所”开展了“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整治工作。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连云港港口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港口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中交三航局四公司 智能识别现场不安全行为
  □ 韩轶凡
  临水施工现场设置电子边界,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识别安全帽佩戴情况……6月14日,中交三航局四公司重点围绕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能力提升项目等在建水运工程,开展全员安全素养提升行动,推进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工地,通过数字技术与水运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让工地监管开启全新模式。
  在台州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海域内,海上风机的基础作业正在进行,轰鸣声打破了海面的寂静。在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电脑屏幕上,一个个移动的黄色箭头显示着工人在海上的位置和信息:安装工,进入时间06∶00∶33;起重工,进入时间06∶13∶48……
  这得益于工人们佩戴的安全帽。
  把新安全帽反过来,两只黑色芯片特别醒目。工程部长周二锋解释说:“这看起来和普通安全帽没什么区别,但是由于里面安装有芯片,让每一个人的位置都能被远程看得一清二楚。”
  “海上风电施工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但是海上信号不好,经常有盲区,对讲机也很难定位一个人。”项目安全总监韩乃鑫说,安全帽发到每名工人手中,他们一旦进入施工区域,可立即被系统识别,实时显示位置、时间等信息,不仅人员信息一目了然,还能借助互联网技术智能识别不安全行为,形成可追溯记录。
  进入汛期,四公司工程部值班室的大屏上,船舶监控系统实时跳动着40多艘船舶安全作业数据,方便值班员监控。
  数字化举措,让汛期来临时船舶安全得到保证。“以往,人工巡查存在盲点,现在有了数字化监管手段,能够快速发现问题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汛期带来的影响。而且,工程部门还升级了现场监控和感知设备,与宁波海事部门联动,接入‘船舶安全救助信息系统’,与气象部门合作,实时了解水位信息,进一步提升了重大工程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四公司安全总监武晓波说。
  根据船舶所在施工区域,并基于船舶适航安全性考虑,四公司落实由一艘拖轮对一艘非自航船舶的“一对一”保护措施。四公司负责人带队对宁波、舟山等港口项目进行船舶消防、救生、通讯等设备的全面检查,严格落实值班员24小时盯屏值守,开展远程核查和安全提醒。
  借助“安全生产月”活动,四公司还深入开展海陆空应急救援大演练,持续推进建设信息共享、实时上报、联动处置的智慧工地系统,有效提高水工项目建设安全系数,促进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广州通信中心 安全宣传“渔”我同行
  □ 黄也
  黄梅时节家家雨,6月的汕尾“白雨跳珠乱入船”,广州通信中心(广州海岸电台)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布置宣传展位,期待渔民的到来。
  “今年上半年我省雷雨天气频繁,汛情增加了船舶航行安全隐患,比如船碰桥风险增大、船舶定位困难、船舶操纵性变差、船舶漂航险情多发、船舶避让困难等,开展送安全知识进渔港意义重大。大家要热情地与参观者互动,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广州海岸电台副主任肖春晖进一步动员大家。
  6月16日,广州通信中心积极参加广东省2024年渔船安全宣传日暨现场演练活动,将安全通信知识送到渔港、送到渔民。此次宣传聚焦渔民朋友关切点及渔业管理部门关注点,通过宣传视频、背景展板、宣传册等“画面﹢字面”形式,介绍广州海岸电台职能、特色业务及商渔船避碰知识。
  活动开始后,展位前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广州海岸电台的服务产生浓厚兴趣,不时驻足停留咨询,工作人员也热情回应:“这是E航海启航者App资料和电台业务资料,可以了解我们的特色业务;我们提供免费公务船单边带电话、‘语音转短信’服务等,大家还可以下载App体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可视化航行警(通)告服务……”参观者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参观展览环节,肖春晖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服务渔船海上遇险紧急通信典型案例以及服务“商渔共治”专项行动的各项举措和成效。广州通信中心还与广东省执法总队渔船渔港监督处共同探讨在渔船通信设备、渔船海上遇险应急通信等方面深化合作的方向。
  多年来,广州通信中心始终牢记“安全通信,万无一失”,扎实有效做好水上安全通信保障工作。在交通运输部和农业农村部印发《“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后,第一时间组织传达贯彻落实,并借“安全生产月”契机组织参加送安全知识到渔港活动。聚焦商渔船碰撞高发时段,广州通信中心在全国首增商渔船避碰安全提醒,在6个时段通过9个频道播发商渔船避碰安全提示2.02万次。自开播以来,广东辖区商渔船碰撞事故宗数同比下降50%、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60%。
  下一步,广州通信中心将继续着力提升海上安全通信服务质量,积极推进通信质量和服务提升,主动推进“商渔共治”,以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舟山海事 围绕主责主业筑起安全“防火墙”
  □ 方祥光
  “船长,暑期嵊泗将迎来水上客运高峰,开船时要绷紧安全弦,不得疲劳驾驶,做好值班瞭望,确保航行安全。”迎着机舱40℃高温,在检查完客船主机后,执法人员对“碧海8”轮船长说道。
  这是舟山海事局开展“安全生产月”船舶安全检查专项活动中的一幕。
  今年6月,舟山海事局聚焦“安全生产月”主题,围绕海事主责主业,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安全宣教、专项整治、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营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
  安全宣传走近身边。舟山海事积极参与“安全咨询日”“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在城市广场向市民普及应急知识,深入广大渔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商渔船长“面对面”警示教育活动,复盘典型事故案例,发放《中国沿海船舶防范商渔船碰撞安全指引》等宣传资料,“互登轮”搭建商渔船长交流平台,提升安全驾驶的自觉性;“平安小舟”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中小学,为学生们送上安全应急大礼包,提升防溺水意识和自救、互救、求救能力。
  实战演练提升能力。聚焦大型水工防台风,以船舶应急拖带、海上施工人员撤离、船舶碰撞、船舶溢油、船舶失火、人员被困应急处置等全流程实战,检验防台风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聚焦客船应急逃生,推演弃船应急程序、人员疏散流程等重要环节,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客渡运船舶管理的整体协同格局;聚焦溢油应急处置,通过模拟原油泄漏入海,海事部门指挥清污船布放围油栏、吸油毡,完善溢油应急处置体系,助力舟山保税油加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行动筑牢堤坝。扎实推进VTS管理提升年专项行动,高效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完成国内首艘客船VDES(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升客船航行安全与效率;启动暑期前涉客船舶安全检查专项,结合水上客渡运“固本提质”、预防机电设备故障、客渡运船舶消防安全检查等行动,全面查究客渡运船舶安全隐患,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持续完善“VTS﹢海巡艇﹢值班室”三位一体联动执法机制,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项联合巡航执法,现场核查锚泊船值班值守情况,通播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预警信息,着力打击桥区淌航、掉头、追越等违章行为,保障辖区通航秩序安全有序。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6月25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