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定海神针”精准入地
发布日期:2024-09-04 10:43 浏览次数: 字体:[ ]

囗 石婉秋 赵亚京
  日前,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取得重大进展,这座相当于19层楼高、13个篮球场大小的沉井基础宛如“定海神针”一般精准下沉到位。
  张靖皋长江大桥连接江苏省张家港市、靖江市和如皋市三市,大桥跨江段全长约7.8公里,包含南、北两座航道桥以及南、中、北三段引桥,计划于2028年建成。大桥建成后对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以及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模块预制安全高效
  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为国内公路桥梁最大的沉井基础之一,长75米、宽70米、高57米,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沉井下沉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盲区取土、下沉困难等施工难题,确保最大中心偏位1.6厘米,相当于一颗玻璃球大小,达到同类工程顶尖控制水平。
  沉井施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沉井慢慢“长高”,再慢慢“变矮”,经4次交替,最终稳稳扎根于长江之畔。
  由于沉井施工多为高空作业,起重吊装作业频繁,安全风险高。对此,项目团队采用钢筋模块化预制安装技术和悬臂模板辅助施工。钢筋模块化预制安装将大量的高空作业转为后场标准化施工,既能改善人员作业条件又能减少工序衔接时间,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实现安全、质量、进度的齐头并进。
  该项目组还首次在大型陆域沉井采用井外固定可调节式塔吊,大幅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针对沉井地基加固技术不系统、过于保守的现状,打破常规设计方法及试验规程,提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新方法和新标准,使沉井临时地基加固更符合实际受力,提高可控性。
多孔联排调控泥浆
  据了解,沉井单次下沉泥浆处理最大方量达100万立方米,根据计算及以往施工经验需配备92亩场地用于泥浆处理,而该项目可用泥浆处理场地仅为37亩,远远无法满足泥浆处理需求。
  针对以上难点,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多孔联排”泥浆调控法和“设备﹢自然沉淀”泥浆处理新方法,将泥浆浓度提升近60%,使项目泥浆处理方量减少约82万立方米,进一步提升泥浆处理效率。
  因北航道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项目所处区域地质以砂层为主,粗细砂层较厚且存在粉质黏土,沉井下沉过程面临下沉速率及姿态难以把控、受力情况复杂、自身结构安全风险高、纠偏难度大等难题。
  对此,项目团队自主研发沉井5D智能建造系统,全方位预埋智能传感器并将数据接入平台,对沉井施工中水位变化、土体沉降、应力应变、空间姿态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孪生。同时,将系统与智能取土装备进行联动,创新采用“时间﹢深度”控制龙门吊按照既定路径定点、定量吸泥取土。
  此外,吸泥管探头会对井底的泥面高程进行自动测量,利用云计算和AI算法,对龙门吊的取土施工进行功效分析,指导取土作业,实现沉井下沉全过程可视、可测、可控。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9月4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