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江苏交通发展成就 | 交通强国试点建设领跑全国
发布日期:2025-10-13 08:42 浏览次数: 字体:[ ]

“十四五”以来,江苏交通以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为载体和抓手,开拓创新、勇于突破,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全国领先、行业首创的试点成果。成功承办全国首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单位;首批14项试点任务全部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且均被评为优秀,累计7项试点获评全国交通强国试点成效突出任务,数量居全国第一;专项试点任务总数已达13项。全省累计发布147项典型经验和案例,其中14项典型经验和15项典型案例,分别入选部第一批试点典型经验清单和典型案例集,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品质工程建设试点坚持以“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为核心,系统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在长寿命路面技术体系、大跨索承桥梁设计施工成套关键技术、船闸结构耐久性提升技术等方面取得技术创新和重点突破;沪苏通、五峰山等长江大桥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打造“苏式养护”品牌,“十年路面百年桥”品牌享誉国内外。

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试点多层次轨道网规划体系全面完善,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形成“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高铁运营里程2594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全省9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位居全国首位,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二。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地方铁路建管体系稳步构建,轨道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

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试点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海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加速推进,徐州国家级铁路物流中心建设稳步发展,淮安机场航空货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管道运输功能全面提升,国际合作载体加快培育,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经济走廊。建成投用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40万吨级矿石码头。南通港吕四作业区10万吨级航道等工程相继建成。开通淮安至西安、郑州、越南河内等8条全货机航线。加快建设徐州国家级铁路物流中心,实现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铁路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100%。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农村公路与产业、生态、文化进一步协同发展,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提高,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显著提升,建养运体系全面建成,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乡镇至普通国省道、行政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时间分别缩短至20分钟、12分钟、6分钟。深化“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打造了82个县域农村公路品牌,形成了一批“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样板,涌现了溧阳“1号公路”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试点构建完善的顶层设计,建立部门分工合作机制,推动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省域三大交通枢纽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创建临空、临港、临铁三大枢纽经济品牌。依托南京禄口机场加快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集聚了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路地合作打造站城融合、产城融合典范,依托苏州北站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试点瞄准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水平提升、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应用、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等,打造了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了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力发展了智能交通产业集群。完成沪宁高速东段智慧扩容,通行效率提升19%。全省高速公路均已建成L2级以上的智慧公路。建成首个省级路网云控平台,在18个省推广应用。发布全国首个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实现京杭运河江苏段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提升科技兴安水平试点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智能化先进装备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破解行业安全生产难题,取得一系列应用成效和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行业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建成海江河全覆盖的港口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危险货物港口“全人员、全设备、全过程”实时动态监管。以苏州为试点建立并实体化运作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TOCC)。依托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建设高速公路“调度云”智慧路网管控平台,实现路网运行监测、路网事件协同处置和出行服务“一张网”。

打造平安交通工程试点以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体系为重点,在安全责任、法规制度、标准规范、风险防控、考核评估、安全文化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管理经验和创新成果,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构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权责体系。开展“邀约式”安全检查,提供“靶向式”安全指导服务。

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试点江苏省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架构得以巩固,交通运输规划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资金保障体系稳定,法治工作体制机制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现代行业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与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组建“先锋绿源通”党建联盟。支持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发行REITs。推动运满满、T3出行、中储智运等一批全国领先新业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长江经济带运输结构调整试点加快推进铁路货运网络建设、畅通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物流信息服务水平、推进城乡配送绿色化,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支撑全省强链补链延链。出台运输结构调整专项补助政策,开展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市创建。组建江苏省多式联运发展联盟,发布4批、24个国家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全省开行141条稳定运行的多式联运线路,中欧班列开行至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线路25条,海铁联运班列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

十一打造运河绿色文化带试点在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建设,智慧船闸运维,船舶LNG加注站建设运行制度,绿色航运发展长效机制,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显著提升京杭运河绿色航运发展和现代化服务水平,推动内河绿色现代化航运发展。千吨级干线航道里程、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综合通过能力、亿吨大港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建成京杭运河两淮段、扬州城区段、泗阳城区段、无锡城区段等一批绿色生态航段。京杭运河沿线8个水上服务区岸电覆盖率达100%。

十二危险货物运输跨区域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试点搭建“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清单制”协同管理机制,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的体系化监管模式,推动科技赋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全面提高防控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危货运输行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江苏交通云数据超市”数据共享平台,形成全省危险货物运输统一的企业基础数据库、危险货物运输作业地理信息库、危险货物运输动态监管数据库。

十三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试点构建新型监管组织、制度、实施和保障体系,有效破解监管职责不清、监管机制不健全、重点领域监管实施难等难题,提升了交通运输一体化全链条监管水平。完成省、市、县三级交通综合执法改革。规范建设“一单两库”,推广应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交通综合执法守护系统,实现监管事项、监管对象全覆盖。打造覆盖全省交通综合执法领域“党旗红•交通蓝”执法品牌。

十四道路货运行业数智化工程试点在数据赋能定制货车研发、数智货运平台建设、货车司机群体党建等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显著提升了道路货运工具、货运组织、新业态、应急物流体系、安全生产和信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建设道路货运大数据云平台,实现货车路径优化和调度效率提升。打造以“云党建”为核心的货车司机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构建一站式“多快好省”冷链运输服务生态,解决冷链物流供需不平衡、缺链、断链等问题。

(刊于9月30日“江苏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