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让畅达的农路成为乡村振兴发展底色
发布日期:2025-04-15 15:02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13日,“春风行•遇见风雅西亭”主题骑行活动在通州区农村公路上拉开帷幕。来自省内外的数百名骑行爱好者如离弦之箭,在生机盎然的春日农路间奋勇驰骋,沉浸式感受风雅西亭的文化底蕴,生态美景与骑行运动的速度激情。

“活动规格高、保障到位!农村公路标线清晰、绿树成荫,我们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骑行竞技,既是体力耐力的双重考验,更是饱览通州区生态与文化的难得体验!”骑行爱好者邢海江的感叹,成为通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

全长17公里的骑行赛道串联起工业园区的蓬勃活力、名人故居的历史厚重与乡村田园的诗意风光。骑行者沿G345、海平线、纱西路等路段前行,春风裹挟着田野的泥土芬芳与繁花清香扑面而来,勾勒出一幅“人在画中行”的动感画卷。

骑行中纱西路的蜕变,正是通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缩影。这条贯穿西亭镇纱场社区、华芦村、同乐村的东部主干道,东起纱场线交汇处,西至掘金线交汇处,全长3.266公里,曾因老路通行条件滞后于乡村发展需求,于2023年纳入区级农村道路提档升级计划。通过拓宽拼宽、“白改黑”改造及翻身河桥、纱西桥重建,如今的纱西路焕然一新:平整的沥青路面延伸向远方,绿化景观与交通设施相得益彰,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民生路”。

通达畅行的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主动脉”。近年来,通州区交通运输局以“美丽农村路”环线及“片区化”建设为抓手,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理念下,构建“外联大交通、内通微循环”的立体路网。去年,该区围绕安全与环境双提升,投入5000万元重点打造金沙街道、平潮镇、川姜3个农村公路特色示范循环片区,涉及36条农路共132.12公里。通过整合交通、文化、景观、产业等资源,片区化推进交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一幅“宜居宜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州区以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城乡协调发展“经脉”,让畅达的农路成为乡村振兴发展底色。这条条串联着生态、文化与产业的农村公路,不仅是骑行者的赛道,更是通州区区迈向城乡共同发展的大道。 (吉红军 左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