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要闻
【全国劳模风采】袁宏伟:主导技术革新百余项
发布日期:2025-05-22 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

编者按:劳动创造未来,匠心闪耀新时代。江苏交通新媒体平台开设“全国劳模风采”专栏,聚焦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展现江苏交通运输产业从业者昂扬奋进的时代风貌,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汇聚精神力量。

袁宏伟,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职工,高级工程师。33年来,这位从码头一线走出的“技术工匠”,用创新智慧与实干担当,为港口高质量发展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左一为袁宏伟)

近年来,港口接卸钢管逐年增多,传统作业模式效率低,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胁。袁宏伟带领团队研发出全国首台ZLY550型管桩装卸机,实现了减人化的半自动化作业,能同时吊装一根或者多根钢管,效率较传统吊车提升200%以上。该设备已于2024年9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面对胶合板作业索具易脱落的安全隐患和效率低下问题,袁宏伟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发明“环眼吊钩防脱钩装置”,使胶合板作业效率提升60%,彻底解决吊装安全隐患。此后,他陆续设计了“钢管吊钩”等多项工属具,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

袁宏伟带领团队研制出150T伸缩式吊杆,将吊装超大件的长度突破到18米,解决了大吊具储存转运不便的难题,单年创效600万元。他研发的T50机翼型多功能框架吊具,填补了连云港港30吨以上机械设备专用吊具的空白。

除了传统的吊装工艺,袁宏伟将目光放在了流机上,完成了正面吊钢管吊具的设计与应用、门机自动钢管吊具的设计与应用等课题。这一成果在雨雪天气发挥了巨大作用,原本场地湿滑无法作业,利用该工属具一工班能够作业铸管500支,极大缓解了生产压力。

从单一工属具改良到设备管理全链条优化,袁宏伟的视野始终与港口发展同频共振。他主导构建设备管理“四维体系”,实现从“管养修”到“防风险”的闭环管控;推动工属具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监测精度提升至0.1毫米级,让吊具、钩头等故障率下降60%。

据统计,袁宏伟累计主导100余项技术革新,获国家专利15项、交通行业QC成果4项,推动连云港港胶合板、工程机械等货种装卸效率跃居全国港口前列。(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