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关键之年,公路保通保畅作为重点任务尤为关键。江苏交通执法徐盐支队第三大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将辖区涉路施工智能预警监测机制转化为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的重要抓手与实践载体。在支队指导下,大队通过党建引领凝聚监管合力、实时调度提升运行效能、“超视距预警”强化风险防控、数字平台赋能精准监管,全面升级涉路施工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回应群众对平安便捷出行的殷切期盼,为推动区域经济循环高效运转、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撑。
“红”色引力—— 凝聚多方“先锋力量”
大队以支队区域“党旗红·交通蓝”共建协作机制为纽带,在持续深化区域协作各方共建基础上,创新探索“党建+智能施工监管”融合模式,推动党组织的引领力、向心力延伸至施工一线。同时,将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果“多元化协同管理服务N+”实践范本,成功应用到涉路施工智能预警监测机制中,实现了党建成果与管理创新的深度贯通。
依托党建组织优势,大队专人对接辖区经营公司养护中心、养护大队、高速公路养护公司等单位,精准宣传推广涉路施工智能预警监测要求、实施路径及各方义务,推动多方凝聚公路保通保畅共识、高效协同行动,为保障群众平安出行汇聚起强劲有力的“红色合力”。
“微”享资源 —— 实时调度“云枢通联”
“G2513 淮徐高速 K97+350M 处边侧护栏日常维修,施工长度1500米,占用应急停靠带,预计施工3小时。”涉路施工交流群内,类似日常施工监管信息实时报送,“一路多方”均能实时掌握辖区涉路施工项目、时段、具体点位以及现场标志布设、作业进展等信息,形成“涉路监管信息实时共享+施工每日提前报备”机制,实现“报备-共享-整改-复核”全链条闭环,为路网保通保畅筑牢信息互通基础。
“以前沟通靠电话联动、确认,现在群里图文并茂、定位精准,隐患问题能精准指导整改,安全生产弦绷得更紧了!”宿迁养护中心日常养护现场负责人何工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大队采取电子巡查、车巡、步检的立体式巡检模式,全面加强涉路施工安全监管,让“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制度转化为路面上的实际行动,实现监管无死角、责任全覆盖。
“智”能守护 —— 共同推行“超视距预警”
“打开高德导航,施工路段的位置、占用车道等实景路况沉浸式模拟推送;快到施工区域时,导航语音会清晰播报‘前方施工,请小心驾驶’等提示,心里特别踏实。”运输公司张师傅指着手机上的导航界面介绍道。
舒心的行车体验,是大队为保障路网保通保畅、服务群众出行所做的精准实践。大队联合辖区重点涉路施工单位布设智慧预警设施,精准上传施工路段点位、车道占用范围等数据,通过智能终端实时同步至高德云端,经AI算法处理后转化为可视化的导航信息。目前,除路面清扫等动态流动作业外,辖区所有涉路施工均已实现导航地图“标红”标注,重点路段实现3D实景“超视距预警”,提前推送涉路施工通行信息,形成施工区域“远—3D提示、中—行车引导、近—标志警示”的多维安全行车防护。涉路施工“超视距预警”机制从“被动避让”到“主动预判”,将“暖心服务”与“安心守护”精准送到每一位驾乘人员,有效降低涉路施工对路网通行的影响,为路网保通保畅提供坚实支撑,让出行更从容、安全更有保障。
“数”治有方 —— 数字化平台“精准赋能”
大队及时将涉路施工项目的各项信息录入徐盐支队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涉路施工信息动态电子数据库,为智慧化监管积累了详细、真实、完整的第一手数据,同时也为大件运输审批工作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决策依据。执法人员以平台数据为基础,将传统“线下巡查”全面升级为“线上线下”同步精准巡检,实现对施工全流程的动态追踪,建档立卷,为保障施工路段安全畅通筑牢数据根基。
在此基础上,秉承“发现即改、立行立改”理念,实施“计划与执行、问题与整改、审批与监管”三个闭环管理体系,涉路监管发现存在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督促施工方快速处置,并将全流程上传数字化平台,形成“发现—处置—复核”数字化管控模式,让安全风险防控更精准、监管效能再跃升,为涉路施工安全筑牢坚实可靠的“数字屏障”。
徐盐支队第三大队紧扣“三个服务”理念,以路网保通保畅为核心目标,联合“一路多方”深化智慧管理创新,推动重点施工路段“超视距预警”实现常态化精准覆盖。从党建聚力延伸到数字化监管,从实时预警升级到闭环防控,稳步推动涉路施工风险管控新路径不断优化,以智能精细化管控与服务温度守护每一公里的安全畅通,既为公路保通保畅筑牢坚实防线,更持续为群众出行拓展幸福出行的边界范围,构建更具获得感的出行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