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在路上,最怕就是前方拥堵。现在,拿出手机轻松点一点,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方高速的实时路况视频、天气,了解前方事件处置进展,科学判断怎么走才最快、最便捷,这些正是江苏高速公路“云上大脑”给出行带来的变化。不过你知道吗?这部24小时运算着庞大数据的“云上大脑”日常只靠一个人维护,就能提供强大的服务呢!昨日,记者在青云 QingCloudwg 全国巡展活动中见识了交通+科技的无限魅力。“前方2公里处事故,占据第二车道,预计处理完还有10分钟。”类似这样的信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江苏高速公路上方的可变情报板上,让车主更加准确地预判路况,安排路线。
江苏是全国高速公路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近5000公里高速公路、300多个收费站服务着日均320万辆过往的车辆。
过去,不同的路段由不同的路公司管辖,所有的管理数据都在不同的系统里运转,想要对高速公路的总体运行进行科学管理和准确预判,是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2017年底,江苏交通控股率先建成了“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承担起全省联网高速的协同指挥调度、监控管理、信息共享、统计分析等多重职能,同时向公众发布实时交通信息。
现在,对外的窗口更加浓缩到了一部小小手机上。你只需要关注“江苏高速”微信公众号,点击屏幕下方的“高速路况”,手机屏幕上就会跳出来全省高速路网图,图上的每一个紫色的小标识,就代表着一个摄像头,选择你要通过的那段高速公路上的摄像头,即可查看实时监控视频。
而你知道吗?这4000个摄像头24小时拍摄数据的传输中,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云上大脑”。哪里拥堵,哪里事故概率最大,复杂的情况下科学协调调度公安、消防、路政、医疗等多方资源,通过云计算和可靠的网络系统即可轻松完成。
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计划今年底前基本取消,江苏也成为首批试点省份。可是,取消了省界收费站后,通行费如何结算?比如,从南京开车到北京,最后在北京出高速才统一收费,那么系统怎么知道车走的哪条路、哪座桥,具体怎么计算收费呢?
为省交通控股提供云计算支持的青云科技市场副总裁刘靓介绍,目前各省正在架设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作为前段的数据抓取端,而看不见的云平台就是后台的巨型计算机。
记者了解到,江苏高速公路沿线共布局1277套门架设备。11月4日,沪宁高速汤山段 ETC门架系统在全国第一个进入试运行。这些门架通过车牌自动识别和感知系统,可以精确地掌握每部汽车的行驶线路。而这些数据又会上传到青云的公共云平台,对大量数据进行计算,为这些复杂的场景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保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本文刊于11月15日《扬子晚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