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规划一张网 管理一盘棋
发布日期:2019-11-15 14:38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上海市东方绿舟公交枢纽,一排印有“氢燃料电池客车”字样的公交车有序停放着,以绿色为主色调的车身诠释着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公交开行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示范区交通先行先试工作实质性启动。

当日,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两区一县”之间开通了5条区域公交线路,进一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于11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作为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三地将在绿色发展、制度创新、改革集成等方面起到一体化的示范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先开通后完善再提升

示范区5条区域公交线路统一命名为“示范区1至5路公交”,线路走向分别为上海东方绿舟站—汾湖汽车客运站、黎里旅游集散中心—东方绿舟站、西塘古镇—上海东方绿舟站、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大观园、黎里旅游集散中心—西塘古镇停车场。

为满足“两区一县”以及更大范围内居民旅游观光、通勤探亲和购物就医等出行需求,示范区在线路设置方面,鼓励采用大站快车模式,沿途停靠主要旅游景点、公交枢纽等主要站点,提升运行效率;在车型方面,推广使用符合运营要求的新能源公交车辆,统一车辆标志标识;在票价方面,区域公交线路将采用“一线一票价”的模式,并逐步建立完善票价体系。

行政区划壁垒是制约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区域公交开通,不仅完善示范区内部公交网络、提高客运服务水平,更让“两区一县”及更大范围内居民便捷、舒适、集约和安全出行,也是打造协同高效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管理制度创新的大胆尝试。

“从长途客运到毗邻公交再到如今的区域公交,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将本着‘先开通、后完善、再提升’的渐进原则不断改进,协同推进示范区区域公交后续发展。”上海市青浦区交通委主任陆章一介绍。

下一步,三地将统一编制示范区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区域公交规划等相关规划;建立健全示范区交通联勤联动执法监管机制,推动监管数据信息互联共享。

推进省际毗邻公交发展

10月14日,平湖317路公交终点站由嘉兴市平湖兴旺站延伸至上海市金山区吕青公路公交站,金山公交廊下2路由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延伸至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真正实现了沪嘉省际毗邻公交的双向互通。

完善区域内部公交线路,推动毗邻地区公交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除开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区域公交,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公交客运融合发展,助力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成立了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试点工作小组,调研毗邻地区公交客运发展现状;对运营成效显著的毗邻公交进行经验模式总结提炼;制定适合毗邻地区公交客运发展的线路审批、沿途停靠站点设置、实名制管理等机制,积极推进公交客运衔接线路试点工作。

聚焦提升治理能力水平,上海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绿色智慧发展,重点在完善治理体系、编制专项规划、监管执法联动等方面深化研究,实现“规划一张网、管理一盘棋、服务一体化”。

浙江着力推动省际毗邻公交对接。今年,嘉兴至苏州已新增2条毗邻公交;湖州也开行2条由安吉至安徽广德的毗邻公交线路。目前,浙江省现已有11条毗邻公交正常运行,大大便利群众的日常出行。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开通43条省际毗邻公交,其中苏沪间开通14条、沪浙间开通7条、苏浙间开通7条,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群众跨区域公共出行体验。(特约记者 陈忠 张灵芝 王缘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11月15日2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