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徐宿淮盐高铁、连淮高铁建成通车,苏北大地万众欢腾。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和徐州5市铁路沿线群众激动万分、奔走相告。苏北高铁开通,打通了内部交通和外部的连接,拉近5市之间、苏北与外部之间的距离,使苏北形成“一盘棋”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苏北铁路网将给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力助推作用。
12月16日上午,淮安高铁东站二楼站台。人流熙熙攘攘,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D5668次列车徐徐驶入站台。这是开往淮安大地的首趟高速列车,淮安人盼了多年的高铁梦今天终于圆了!
车站门前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这个喜悦的日子。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淮安市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前来乘坐首趟车。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也出现在人群中,他与首批体验乘客一一握手,欢送大家到站台候车。火车开动了,看着明亮宽敞的车厢,省人大代表、淮阴区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朱林说,“坐火车就是比坐汽车舒服。这下好了,宿迁、徐州、连云港到淮安就像邻里串门一样方便,我们村的红色旅游不愁没人来了。”
随着苏北“金腰带”徐宿淮盐铁路、江苏铁路的“脊梁骨”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正式开通,从淮安出发,到徐州、连云港、盐城分别只需63、50、32分钟。12月30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后,淮安可直接通达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西安、济南、兰州、青岛、烟台、威海、宁波、贵阳、长沙等全国重要城市,昔日“九省通衢”的辉煌今日重现。
高铁的便利,吸引了不少市民在通车第一天买票体验。家住淮安区的朱雅雯每天要开车一小时前往涟水上班,今天她选择尝试乘高铁上下班:“一张票才7元,12分钟就到涟水了,比我开车省时多了!”
淮安高铁东站党委书记李建设告诉记者,自14日12时车票开售以来,销售十分火爆。“前两天我们客票基本已经售罄了。除了大量个人订票外,还有一些旅行社的团体订票,上座率非常高。”
高铁通车不仅为淮安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更经济、更方便的新选择,从全市层面来看,还将配合淮安货运机场、水路航运等,进一步凸显淮安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淮安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的步伐。
见习记者 张莎沙
本报记者 蔡志明
16日7:30,汽车驶上刚建成的盐城市三期高架,朝着沐浴在晨曦中的盐城站进发。10分钟后,车停在了盐城站东广场进站口。高架和高铁“无缝对接”,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盐城站站房前,“强富美高,铁路先行”的道旗随风飘展。前来乘车的旅客欣喜地举起手机,拍下盐城的这座新地标。59岁的黄德考是云南人,站在车站前喜上眉梢。作为盐城站的建设者,这位中建一局项目部的工程师此刻特别自豪。“从一开始的土建,到后来的钢结构建设,再到最后的站房装饰,我都没有落下。为了体现盐城的‘盐’元素,新站的设计以海水晶石为特色,钢架都是大跨度的,几万块面板,都没有统一的尺寸,在盐城站,你找不到两块相同的面板。”黄德考说,盐城站就如同一件艺术品,凝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
进入车站,自动售票机、无障碍电梯、第三卫生间,以及装饰着花草的墙壁,精致而温馨,无处不体现着建设者的用心。
9:05,由盐城开往徐州东的首发高铁列车“和谐号”D5668准时发车。记者跟车随行,与旅客们一同感受飞驰的高铁。
“以前,从大丰坐车去徐州参加活动,一坐就是4个小时,现在高铁开通,而且班次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大丰浙江商会会长蒋普义前往徐州参加16日下午的一个年会,特地搭乘这趟新开的列车。“徐宿淮盐高铁的开通不仅能推进盐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而且把苏北城市连接起来,将快速拉动苏北经济的发展。等明年盐城与南通也通上高铁,会有更多更好的项目向苏北腹地集聚。”
9:20,列车驶进建湖站。车窗外,河道路边,许多热情的群众已等候多时,见到远远驶来的高铁,大家欢呼着向车上的旅客挥手致意。
“没想到今天‘和谐号’开进我家乡了!”58岁的邱兰英是建湖县城惠民小区的居民,儿子在淮安工作已有10多年,孙子都6岁了。过去,老人去淮安就乘汽车,每次都累得腰酸背痛,“终于盼到通高铁。为了坐这首趟车,我请人在网上买票。以后想看孙子,早上去晚上回,非常方便。”
9:50,淮安东站;10:26,宿迁站;11:10,徐州东站。“和谐号”一路飞驰,和车窗外快速闪过的麦田、村庄、工厂、城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快速铺展的苏北城乡新画卷。
本报记者 卞小燕 见习记者 华 钰
一图读懂 苏北高铁
“今天我头趟高铁没赶上,但后面的9:32的高铁赶上了,到睢宁下的,然后又坐回来,下午1点到家。”在宿迁市宿城区怡景名苑小区苏伯贤老人家里,记者见到他时仍显得很激动。“这是第一次坐我们宿迁‘家门口’的高铁,为等这一天,从2015年起我几乎每星期都到高铁建设工地拍照。”
苏伯贤出生于1938年,毕业后一直从医,直至退休。因喜欢摄影,2015年还报名参加老年大学摄影班。“我2014年开始关注高铁,当时听说宿迁要建设徐宿淮盐高铁站的消息,于是我每月都会前往交通局铁路办公室了解情况,只要有一丝进展,我都会记在本子上,刻在心里。终于有一次,宿迁市交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宿迁建高铁定了,我高兴极了。”苏老回忆,“当时就默默地下决心,要把这个过程用照片记录下来。”
就这样,苏老4年拍了近万张照片,记录了徐宿淮盐铁路宿迁高铁站从建设到竣工的点点滴滴。 本报记者 徐明泽
本报通讯员 李 宇 仇二百
16日上午7:00,张娜早早来到徐州东站东侧站房候车室,此时距离D5667次徐州发往盐城的高铁发车还有1个小时。踱步在候车厅内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展示店,张娜心情愉悦,步伐也格外轻盈,“特意赶早来,是要见证徐宿淮盐铁路正式通车,还要看看这条‘金腰带’会给我的事业带来怎样的新动能。”
从事了近十年旅游工作的张娜,是一家旅行社苏北片区负责人。“此前仅有徐州通高铁,所以很多外地旅行团来大多只在徐州参观淮塔和汉文化景区。”张娜说,虽然旅行社也策划过徐宿淮盐四地“两日山水游”“三日双卧游”等项目,但大多数旅行团更倾向于结束徐州行程后直奔苏南,深度游项目开展得并不好。“徐宿淮盐通了高铁,节省途中时间、增加游玩时间,让这四地的景点‘抱紧了团’,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张娜告诉记者,今天专门来乘车体验,就是要好好研究如何把洪泽湖湿地公园、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潘安湖湿地公园等景点串起来,制定出多样的旅游路线,为以后推荐团队、做强苏北片区深度旅游打好基础。
系上“金腰带”, 挺起“脊梁骨”。徐州东站党总支书记韩召阳说,徐宿淮盐高铁、连镇高铁连淮段贯通苏北沿海和腹地,将与在建的连镇高铁淮安至镇江段、盐城至南通铁路,共同构成苏北地区高速铁路网。“通过徐州铁路枢纽连接京沪高铁、郑徐高铁,在连云港、盐城分别接入青盐铁路,苏北路网接入全国高铁网,将有效缓解京沪高铁最繁忙的南段运输压力,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本报记者 张 涛 岳 旭
16日7:40,D5691次动车从连云港站出发,途经灌云、灌南、涟水,最终抵达淮安东站,全程1小时2分钟。这是连镇铁路连淮段上首列从连云港站驶出的列车。连镇铁路连淮段的通车运营,不仅开启了连云港重要的南下通道,也意味着灌云、灌南地区迈入“高铁时代”。
记者随车一路前行,崭新的车厢里宽敞整洁,乘客们露出激动的笑脸,透过光洁的玻璃窗,向外眺望。“这个车能跑多快?”“几点能到淮安?”“动车跑起来可真稳啊!”乘客们你一言我一语,聊个不停。
21分钟后,动车抵达灌云站。车站里有不少来“尝鲜”的乘客。灌云县东王集乡的陆荣梅手握十几张身份证,正在自助售票机前排队买票。
“我开着一家服装厂,借着高铁开通的机会,带着工人和亲戚一起去淮安吃长鱼,从家里到高铁站就十几分钟,高铁上再坐40分钟,就能到淮安了。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16日的票已全部售罄,陆荣梅选择了17日的车。“以前我们去外地玩都是坐大巴,现在有了高铁,方便又快捷。”
徐州车务段站长王世栋告诉记者,“高铁的开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出行通道,对促进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连镇铁路全线贯通后,旅客从灌云南行到上海、南京都会很方便。”
连镇铁路连淮段开通后,灌云与灌南之间实现了10分钟直达,极大便利了连云港市的县域交通。连云港将继续加快连徐高铁建设,至2020年,连云港4条铁路将全部建成,全面融入上海3.5小时、南京1.5小时、青岛1.5小时、徐州1小时交通圈。
本报记者 吉凤竹 本报通讯员 王 文
本文刊于12月17日《新华日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