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南通市海门区“路长制”全面提升
农村公路现代化治理能力
发布日期:2023-12-13 18:17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南通市海门区以“路长制”为载体,推动美丽农村路建设、“四沿”环境整治等系列工程,全面提高基层公路治理能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公路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落实。海门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南通市海门区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南通市海门区“路长制”有关工作制度的通知》、《南通市海门区巡路分工方案》等多个文件,建立“路长制”运行制度保障。将150公里国省干线和2200公里农村公路全部纳入“路长制”管理范畴,实现国、省、县、乡、村道路长制全覆盖。建立区、镇、村三级路长制,其中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路长,分管领导任副总路长,首创路长助理概念,由区交通运输局各个分管领导担任路长助理,协助区级总路长开展工作,有效解决区级路长任务过重和任务落实落地的问题。分别成立各级路长制办公室,区、区镇、村分别设置相应路段路长。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抓长效。建立各级路长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区、镇、乡级路长均按规定频率常态化开展巡路,发现一般问题现场处置,复杂问题按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及时解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规定每半年开展一次区级路长办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乡级路长路长办联席会议。出台《南通市海门区“路长制”考核办法(试行)》,形成“发现、整改、反馈”闭环管理。强化资金保障,农村公路经费纳入区和区镇政府两级财政预算,县道管养经费由区财政负责,乡村公路管养经费由区镇财政负责,区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

3.png

三是构建科技赋能抓创新。首创“以租代建”模式,将所有监测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解决一次投入资金压力过大、运维困难等难题。智慧路长强势上线,利用智慧农路管理平台,从传统“路长”向“智慧路长”转变,利用“智慧农路”巡路APP系统,形成发现问题、事件处置、指令下达、应急管理、信息记录全流程“一张图”,精细化管理显成效,目前已有用户307个,巡查频次达1.8万次,应用率、处置率、覆盖率均达100%。

4.png

二、试点成果效果

一是示范带动,多点开花。自2020年路长制实施以来,构建起农村公路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目前海门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2296公里。县道公路三级以上比例达100%,行政村双车道四级以上农村公路通达率100%,镇村公交开通率100%;县道、乡村道路面优良路率分别为98.9%、88.3%。2022年,正麒线获评省级“平安放心路”;“交邮合作·惠民兴村”物流品牌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

二是强基固本,道路本质安全显著增强。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开展路况自动化检测,检测率达100%,全面科学掌握路况水平,建立“一桥一档”,坚持月度巡检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压实各级“路长”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每月开展隐患排查+销号整治,实行立行立改+定期销号的动态清零政策,目前累计已形成11批次隐患整治清单1625项,完成率100%。

三是因路致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紧扣“农村公路+”品牌核心发展理念,围绕“1+11”县域大环线(1个)和区镇特色微循环线路建设(11个),推出一批交通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公路+产业”项目,把农村公路建设有效覆盖到农村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点。打造了开发区“农路+地标养殖”、常乐镇“农路+文化旅游”等一批特色环线。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