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深入推进与连云港海港联动发展,强化陆海联动,协同开展“共建共用”合作新模式,从“点、线、网、面”四个维度统筹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图1:淮海国际陆港海关监管点
一是围绕枢纽经济发展,大力招引物流产业项目,增强区域活跃度。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持续推进“两仓”(出口监管仓库和进口保税仓库)与中国物流集团、连云港港口集团、厦门象屿等企业合作,完善国际货物进口保税和出口监管职能,4月试运营以来已实现贸易额10.7亿元;做大做强中林陆港产业园和万科冷链物流基地,提升陆港功能。
图2:淮海国际陆港供应链服务中心
二是围绕打造国家铁路物流中心目标,徐州淮海国际陆港以“一单制”物流、“门到门”运输为方向,强化与铁路部门物流产业链全方位合作。以提升班列运输整列发送质效为抓手,集装箱集拼作业进入实质化运营。加快与中铁特货、徐工等大型国企的合作,延伸班列服务功能,提升铁路物流园服务能级。
图3:淮海国际陆港“两仓”
三是围绕物流运输降本增效,聚焦“线”上联通,构筑国际贸易通道。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线路18条,通达欧亚21个国家50多个城市,逐步“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以徐州亿吨港顺堤河作业区为核心,积极强化与国内各内河港、海港联动发展。
四是围绕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聚焦“网”上融合,强化两港联动。统筹用好“陆港”“水港”资源,优化运输方式,推广应用铁海联运CCA(接驳班轮协议)“一单制”(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和“铁路箱下水”,进一步提升海铁联运的服务能力,以两港综合物流企业为核心,努力探索构建港务区大宗物资结算模式。导入银行、保险、保理等金融资源,筹备10亿元物流产业基金,围绕大宗商品仓储交割及贸易平台,构建优质现代物流生态圈。
图4:海铁联运点到点直达班列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