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江苏 构建智慧“阳光救援”新体系
发布日期:2023-12-07 18:52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报记者 何宇 通讯员 骆骁

近年来,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加速推进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基础设施和平台信息化建设,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阳光救援”工作部署,围绕“预警感知、互联协同、便捷出行”三个维度加快救援改革步伐,全力构建全网覆盖的智慧“阳光救援”新体系,用“数字化”举措服务群众美好出行。
  协同指挥“云调度”
  江苏高速公路持续推进路网视频加密、高清化改造和云平台建设,在主线道路上,平均500米至600米距离便设有视频监控点。应用自主研发的“高速大脑”智能平台,保持对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预测、提前预警,科学统筹救援力量,全面做好管控和救援准备。
  同时,江苏高速公路与高德地图、阿里云深度合作,在不新增采集设备的基础上,利用道路实时高清视频比对、后台标线检测等手段,主动识别道路异常事件,为救援力量的科学匹配、救援事件的提前决策、救援任务的主动出击提供强力支撑。
  江苏高速公路上线应用的“云调度”平台,极大推进了跨地域、跨层级、跨行业的协同指挥,在基于清障救援响应作业、语音互通、信息发布等救援管理功能的底座下,搭建标准化管理系统,将流程审批、管理查询、量化考核等工作上云,规范接警、响应、到达、施救、离场等救援服务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流程。通过自主研发的云景摄像机、云镜显示屏等智能终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清障救援作业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云平台,持续拓展清障救援单兵系统应用场景。
  功能丰富服务优
  打开“江苏高速”微信公众号,“苏高速·茉莉管家”模块映入眼帘,以一张简图的形式提供信息全方位查询服务,通过选择“一键可视”“一键救援”“一键导航”“一键支付”等多项功能,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一键”服务。
  江苏高速公路与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全省路网内共开设了42个一站式轻微交通事故快处理赔点,提供清障缴费、保险理赔等24小时服务。
  此外,江苏高速公路坚持“三公”原则:公开收费标准,通过门户网站、公示牌或电子信息板向社会公示救援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服务信息;公开救援流程,将清障救援到达、施救、离场等9项流程接入信息化平台,实时向公众反馈车辆位置、行驶轨迹、车载状态等数据,推进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规范化开展;公开监督机制,通过“江苏高速96777”网站公开救援服务监督电话,定期梳理问题和建议,督促及时整改,持续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和满意度。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12月07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