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地铁不再强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即便不佩戴口罩也可正常乘坐。也有市民表示,近来乘坐公交车也不强制戴口罩了,甚至在前往医院就诊时也不再强制要求了。3月30日,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南京部分公共交通和医院。
地铁:不强制,但会被提醒
3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现代快报记者从武定门站搭乘地铁3号线。在候车平台,记者发现,有一位乘客没有佩戴口罩,其他大多数乘客戴着口罩。
上午11点半,记者从南京南站进站乘车,在通过安检时没有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并没有阻拦。在进站闸机附近,记者观察到,正在排队刷卡的乘客中,有七八个人没有戴口罩。随后在搭乘地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同一车厢里有4名男性、1名女性没有戴口罩。
与此同时,另一路记者从天隆寺站乘坐1号线,进站时同样没有佩戴口罩,安检人员也未阻拦。在这趟开往八卦洲大桥南方向的地铁上,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车厢内有5名女性乘客没有戴口罩。当地铁行驶出安德门站时,在车厢内巡检的地铁工作人员经过,提醒她们要戴好口罩。
在新街口地铁站,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进入地铁并不强制佩戴口罩,但也没有收到新通知明确说不需要戴口罩,因此还是建议乘客戴好口罩。
公交:倡导戴口罩乘坐,也有人不戴
当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了南京多条公交线路。相比之下,乘坐公交车时少有乘客不戴口罩,如果乘客不戴,也可以正常上车。
上午10点半,记者先后搭乘了南京公交27路和84路,发现不戴口罩也可以正常乘坐。车厢内的乘客大都戴着口罩,即便是在公交站台,除了两名吸烟的男性,其他候车乘客也都戴好了口罩。
市民李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每天通勤主要就是乘坐公交车,她最近一周发现,如果不戴口罩也可以上车,不会遭遇阻拦,但往往会收获驾驶员与其他乘客“格外关注”的目光。“昨天(3月29日)我从玄武大道坐2路车去新街口,当时车上乘客非常多,不仅座位满员,车厢里也站满了乘客,一路上绝大多数乘客都自觉佩戴了口罩,只有第一排一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没有戴。”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部分公交车驾驶员座位挡板上,仍张贴着“请佩戴口罩上车”等提示语。如果有乘客未佩戴口罩上车,驾驶员有时也会提醒。在部分线路上,还有劳模驾驶员自费购买了口罩备用,如果乘客有需要,可以免费提供。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通部门及公交集团获悉,目前,对于是否需要戴口罩乘坐公交车,都是“倡导,但不强制”。目前仍是按照第十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来执行,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
“不过最近还有甲流,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还是戴着口罩比较好。”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医院:不强制,但建议佩戴
根据第十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医疗机构、学校等属于重点行业和机构。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的通知》,明确高校、中小学、幼托机构开学后不强制要求师生佩戴口罩等。那么,医院还强制戴口罩吗?
3月30日上午11点,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市中医院,进入医院大门和门诊楼时,没有佩戴口罩,没有遇到工作人员劝阻。在门诊大厅,记者看到,排队挂号的人群几乎都佩戴了口罩,仅看到3人没有戴。医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不强制前来就诊、探病的市民戴口罩,但也没有新的规定明确说不需要再戴。“最好还是戴一下口罩吧,毕竟医院很多都是来看病的,本身抵抗力就薄弱。”
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答记者问时说,流感和诺如病毒的感染都是季节性的传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风,以及减少人员的聚集。”
现代快报记者也注意到,3月14日,全国爱卫办发布了《关于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作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具体举措持续深入推进,鼓励和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坚持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
现代快报+记者 王益 李娜
本文刊于《现代快报》3月31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