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女司机”,很多人会“会心一笑”。其实,这个“喜感”身份背负了太多的误解:开得慢,那是负责任;没有技术亮点?是因为平安比什么都重要……3月8日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三位“职业女司机”,她们和你我一样是孩子的妈妈、妈妈的女儿、家里的“半边天”。请您和我们一起听她们讲述“在路上”的故事,向那些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女性致敬,向包括她们在内的所有女性致以节日问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她54岁,货车司机
单人单车往返新疆20年 一辆货车闯天涯
54岁的谢琳是一名货车司机,开大货车整整32年,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数据显示,中国有3000多万货车司机,其中女性占不到3%,像谢琳这样一跑就是30多年的老司机,更是屈指可数。
从长三角到新疆,是谢琳最常跑的路线,单人单车这二十多年让她成为连霍高速上的熟客,很多卡友第一次跑新疆都会来请教她。而谢琳被大家熟知,还是在2020年,当时她28次往返武汉运送医疗、生活物资和雷神山、火神山的建筑材料。
谢琳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每年她从长三角往返新疆都要跑十七八万公里。现在她大多数时候从东部把长三角的大型设备、太阳能板或者轮胎等拉到新疆。回程时,她再将新疆的棉花、棉布或者水果等新疆的特产货物运回长三角,“这32年来,有辛苦也有收获,我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她44岁,网约车司机
热心公益,加入救护车队用心温暖更多人
44岁的王海风,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她说到乘客时总是很骄傲,“常常会有一些温暖的乘客,下车的时候会跟我说师傅开车注意安全,或者说师傅开车慢一点,还有些乘客会给我留下一些小纪念品。”在工作中,王海风的心态也很不错,“最近短视频上都流行说‘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天气又暖和了,游客越来越多,高铁和机场的单子也多了,每次游客都会问我,师傅这里好不好玩,那里好不好吃,我感觉我都不是在工作,我也是出来旅游的。”
王海风工作之余参与了“寻找失踪儿童”公益活动,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并加入“AED移动救护车队”,作为运营公司的妇联执委,她说要把乘客给她的温暖和善意延续下去,“我觉得我可以用我一颗温暖的心,去温暖更多人。”
她30岁,兼职外卖骑手
不被定义的多面手!不想当设计师的主播不是好骑手
30岁的李佩,是室内设计师,也是一名室内设计和机械设计的代课老师,可下了班以后,她就成为一名兼职的外卖骑手,以及拥有7.4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李佩说,她就是想去体验一下不同的职业,“我不想被别人去定义,我觉得我是多面的,我想体验更多。”
在兼职做骑手的三年多时间里,她坚持用短视频分享自己作为骑手的日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行业,也对骑手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李佩下课后,有时在培训学校附近接单,有时回到家附近再接单。“骑手真的是非常辛苦的一份职业,但是我始终觉得人生的每件事都有意义。也许它的意义不是当下兑现,但是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在未来给你回报的。”
本文刊于《扬子晚报》3月9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