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以路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4-01-18 14:15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前,从海门区交通运输局获悉,海门港新区的“一镇一循环”整治项目顺利通过了交工验收。2023年,海门港新区打造了近19公里的农村公路循环路线,通过增设交通安全警示装置、补植道路绿化、加强日常保洁养护……沿线的几个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微循环串联“乡村致富经”

农村公路一边连着千家万户,一边连着田间地头。凤飞村的秋葵、花菇,轧西村的小龙虾,锦明村的禽蛋,福良村的草鸡草鸭,浩西村的翠冠梨……海门港新区的这条农村公路循环路线串起了五个抱团发展的农业村。2023年,海门港新区打造“五村联盟”发展模式,通过村与村联合,打造农业特色品牌,走产业振兴之路。“过去村里的道路狭窄,大货车车进不来,对我们农产品的销售有一定影响”轧西村书记黄袁龙说,“经过这两年的全面提升改造,尤其是余海线白改黑的建成,道路平顺宽敞,村里的生意也更加红火。”借力农村公路,一大批乡村特色产业乘势而起,农村道路建设打通了特色农产品运输的“最后一里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更加明显。

微改造系牢“道路安全带”

余海线和县道东三线交叉路口车流量大,易发生交通事故,农村公路的通行安全也不能忽视。在线路打造过程中,海门港新区投入近十万元在该路口安装了车辆预警装置、在路口设置了减速带。“以前这个路口时不时会有点小事故,特别是晚上的时候。现在通过改造,过路口有提示,到了这个路口,来往车辆车速也慢了下来。” 家住福良村的陆斌球赞不绝口。在循环线路上,除了农村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沿线的桥梁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据海门港新区农路建设人员介绍,“以前的农村桥梁围栏都是水泥做的,不够牢靠,特别是沿河路段的桥梁,围栏被撞断之后,车子容易落水。”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将原先水泥材质的桥梁围栏更换成波形护栏,新材料的加入让桥梁更加牢固,防撞性能进一步提升,也守牢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最后一道关。

微转型创造“家门口就业”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保洁养护也是农村公路循环路线的重要一环。位于环线周边的浩中村依托村内原先产业基础,成立了浩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公司同步组建了农路农桥管养队伍,购置割草机、电镐、割灌机等专业的设备,养护模式由原来的“簸箕扫帚”转变为“人机结合”,由原来的“无专人”转变为“专人管护”。浩中村书记黄建华说,“这几年农村公路不断提档升级,水泥路也变成了沥青路面。我们施工队伍的专业技能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会修水泥路,还要学怎么修沥青路面。”依托农村公路,浩中村成立的保洁公司不仅为周边村居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富民增收,村里的村营收入也有了保障。

以路为媒,海门港新区的这条农村公路循环路线让村居发展形成合力,让交通安全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也为村居富民增收提供了一种新可能。驾车驶在这条农村公路循环路线上,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海门公路分中心 樊轶媛、海门港新区管理委员会 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