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省四市一体化共建
打造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发布日期:2024-01-23 15:09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说:“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包孕吴越,是长三角的母亲湖。环太湖区域作为长三角的一个典型代表和集中缩影,需要进行系统化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带动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能和效率,推动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两省四市携手打造环太湖最美农村路,不仅致力于实现四市在环太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生态、文旅产业、党建引领等方面的一体化打造,更在公路交通领域构建了区域间高效协同、部门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体制机制,共同打造环太湖生态文旅圈,建设环太湖生态文化新经济,为环太湖区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提供了经验和样本。

环太湖公路苏州段

环太湖公路是国内首条省际合作建设的风景路,全长416.2公里,其中苏州段286公里、无锡段71公里、湖州段51.6公里、常州段7.6公里,全线路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连接着江浙两省四市的13个著名景区、197个自然景源、849个人文景源、5个古村落和53个特色产业村。

2020年11月起,由苏州市倡导并牵头,两省四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讲好太湖故事,合力打造“四好农村路”江浙样板。2023年6月,环太湖公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2022年“十大最美农村路”证书及奖牌

二、主要做法

以路为媒,“农村公路+”模式强力助推沿线乡村振兴。环太湖公路不仅成为联通两省四市的通衢,更成为一条串联两省四市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大动脉”,成为沿线农民阔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是“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的直观表达。

(一)统一思想,确立目标,协同推进

2020年11月,两省四市交通运输部门签署《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全国示范路框架协议》,确立了创建一个太湖风景线品牌、凸显区域一体化、融合多种文化的发展目标。两省四市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横向沟通协作,发布了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蓝图,编制了创建实施方案。各地进一步压实责任,搭建形成联通市、县、乡三级的农村公路“一网一平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路长制”执行为指挥棒,充分发挥环湖区县、镇村参与“四好农村路”积极性,形成全域旅游示范、美丽乡村示范、“四好农村路”示范等协同开展的态势,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协同推进机制。

环太湖公路无锡段

(二)串点成线,通一条路,靓一片景

围绕百姓出行和旅游景点,同时配套开通毗邻公交线路,累计达11条,既方便了当地百姓出行,又串联起原本久在深闺的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吸引八方游客,辐射带动5A级景区8处、4A景区42处,促进环太湖沿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依托车站、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农家乐等,建设农村公路驿站26个,延伸农路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展现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太湖湖滨湿地公园、鼋头渚风景区、灵山胜境等重要景点成为领略独特太湖风光的热门打卡地。苏州吴中区“林渡暖村”文旅项目开业半年不到的时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2023年“十一”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共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实现收入约2.8亿元。

环太湖公路常州段

(三)统一品牌,形成效益,旺旅兴农

统一品牌名和LOGO,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品牌号召力的环太湖公路品牌,提升环太湖区域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依托品牌知名效应,大力整合了交通、邮政、商贸、供销等物流资源,吸引广大游客实地品尝碧螺春、枇杷、杨梅、阳湖水蜜桃、雅浦黄酒以及水产品等太湖特产,提升了环太湖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打开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通道,保障农产品运输“货畅其流”。此外,以舟山(村)核雕、刺绣、丝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手工业以及一批特色农业的发展驶上了“转型路”,慕名而来的商客逐年递增,带动了沿线农业农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环太湖公路统一品牌名和LOGO

(四)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扩大影响

凸显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环太湖“同心领航,共建最美”党建联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强堡垒。四市联合打造文化公路党建文化带,将党建工作和“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工作相融合。湖州市应用党建联建助力“共富班车”融合发展,打造集物流、商超、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伍浦村“共富驿站”。无锡市利用核心东路沿线景观、小品文化墙、党建公园等展现宣传党建品牌,突显红色文化。常州市通过“湾镇讲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等方式,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苏州市围绕“一本书、一首歌、一个VCR、一套宣传册”开展宣传,扩大“红韵太湖”“海棠花红路”品牌影响力。

环太湖公路湖州段

三、经验启示

(一)树立一盘棋思想,压实责任

两省四市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共同打造环太湖“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路的共同目标,建立协调机制、出台建设方案,围绕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构建“快进慢游”的环湖路网;围绕生态绿色一体化构建,完善“生态慢游”的慢行体系;围绕交通服务一体化供给,提升环太湖客货运服务;围绕“交通+产业”一体化打造,推动“公路+农业乡村”发展;围绕党建引领一体化带动,创建“红色文化路”。

(二)服务延伸,方便居民出行、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环太湖“四好农村路”品牌的联合打造,串联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区域整体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当地农产品,进而赋予当地农产品更多品牌价值,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同时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和跨区域公交线路便利了沿线居民出行。

(三)绿色生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建设减法,换生态加法、效益乘法,探索出一条环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让美丽太湖幸福民众的蓝图越画越美。通过做好路域环境整治,加强公路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推动公路沿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拉长了太湖风景线。

(申报单位: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常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