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在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牵头下,申通地铁、交通卡公司、随申行公司等单位通力配合,推进随申码、公交乘车码、轨交乘车码的“三码整合”工作。2022年12月,全面完成轨交闸机改造等软硬件升级工作,推动“随申码”在上海市公交、轨交、轮渡场景中的全面应用,实现“一码通行”。覆盖本市1560多条公交线路、20条轨交线路、17条过江轮渡、9条三岛客运航线。同时,依据“随申码”身份认证体系,已实现六类特定人群公共交通“免申即享”服务,未来将不断探索拓展更多特定人群。
二、主要做法
(一)共同制订工作方案
在上海“一码通行”基础上,为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关于印发2022年长三角地区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公共数据共享应用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电政函〔2022〕15号)要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大数据管理部门等八部门协商一致,共同推进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工作,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大都市圈建设,提升长三角交通运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八部门于2023年11月1日发布了《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工作方案(2023-2025年)》。2023年11月7日上午举办的第三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上,三省一市共同签署了“一码通行”合作备忘录,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正式启动。
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签约仪式
(二)分批开展城市试点
根据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工作安排,2023年先行启动上海与苏州、嘉兴等部分城市的互联互通试点工作。2024年将启动沪苏浙皖11个城市互联互通【浙江4个(杭州、台州、绍兴、宁波)、江苏6个(南京、无锡、徐州、南通、淮安、连云港)、安徽1个(合肥)】;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城市范围。
后续,上海将继续依托MaaS出行即服务“随申行”平台,升级到区域级MaaS 4.0,致力于将出行服务逐步拓展至长三角等其他区域,与兄弟省市的出行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协同,共建长三角MaaS出行联盟,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出行生态圈的建立。
三、经验启示
(一)建立一个机制
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便利用户跨城一体化出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牵头建立“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大数据局(中心)”组成的联合指导委员会,推动长三角区域通行、大小交通转换、信息共享,以同一身份认证体系下的一套码为前提,破解“三跨”(跨主体,跨部门,跨地区)一体化出行体验的难题。
(二)搭建一个平台
在政府各管理部门的监管指导下(交通部、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三省一市大数据中心等),以“多方共建,数据共享,聚合共赢,资金安全,数智驱动,分步实施”为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建设平台,最终实现同一身份认证体系下的“一个出行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发码服务、行程中心、订单中心、清结算中心、加盟城市管理中心、区域城市交通聚合服务等十个主要模块,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码通行,大小交通的网格化出行服务体验。
(申报单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技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