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10点,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至此,苏州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圆满收官,呈现“九线联运”格局,运营总里程350公里左右,进一步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7号线是今年苏州开通运营的第三条轨道交通线路。7 号线(含4号线支线)总里程40.5公里,设车站 33 座,初期开通运营区间为常楼站~木里站,莫阳、朱泾、高铁苏州北站、雪南、白荡南站延期开通。途经相城区、工业园区、吴中区,为南北向骨干线路,是古城东侧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强化了湖西核心区(CBD)与高铁新城的联系,也是高铁苏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家门口的地铁线终于开通了!以后上班可以地铁直达,不用开车堵塞在早晚高峰的路上了。”开通首日,市民韩先生就激动地带着儿子一起乘坐了7号线,他家住在娄葑站附近,单位在高铁新城,7号线的开通将为他的通勤带来极大便利。
7号线沿线聚集着“阳澄湖国际科技创业园”“苏州国际科技园新天地”“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1个高科技产业园区,线路主题确定为“科学家线”,并围绕这一主题,以“新城联动 智创未来”作为全线装修概念主题,打造了轨道交通科技之窗、苏州院士之窗、微型科普站、科学家专列等,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科学家线”。
记者在中央公园站1/7号线换乘的百米通道看见,现场设置的苏州院士墙吸引了众多市民打卡参观。“苏州院士之窗”通过艺术化表现手段,将车站装修、艺术空间与科普展示融为一体,集中展示132位苏州籍院士风采,营造苏州“院士之都”科技创新、勇立潮头的精神风尚,吸引广大青少年参观打卡。
7号线开通当天上线“科学家专列”,集中展示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一个流动的“科普展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本文刊于《扬子晚报》12月2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