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山交通全面启动水上智慧卡口建设与组网运行,形成覆盖环昆主要航道和市内重点航段的水上监测“一张网”,构建了“来能预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精准监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水上管控体系。
监管体系全面升级
构建水上感知网络。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已建成了涵盖10个水上进出昆口门、6个市内重要航段的水上感知“一张网”。
船舶底数全量掌握。目前,日均进出昆船舶约1200艘,日常在昆船舶约500艘,以普通货船为主。
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由大海捞针式的被动执法,改为有预警支撑的“线上线下”执法模式。
执法效能全面加强。系统启用以来水上整体案件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4%,通过预警线索辅助查处船舶交通违法行为102起,占整体水上案件数比例达48%。
风险防范全面加强
技术识别路线。卡口前端硬件由抓拍相机、检测相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系统)、航行特征分析仪组成。
采用多相机联动的模式,当检测相机检测到船舶后,会调动抓拍相机进行多张细节图抓拍,之后运用AI等技术对船舶船名、水位线等特征进行识别。相比单相机变焦抓拍的技术路径,具有船名识别率高、吃水线识别准的优势。
五大预警模型。水上智慧卡口有五大预警模型,分别是重点船舶(渣土船)预警、危化品船禁航时段航行预警、超载运输预警、未经备案工程船预警、未按规定悬挂国旗预警。
典型案例1
2024年11月3日,昆山市水上智慧卡口系统(杨林塘三千湾卡口)发出预警推送,显示“危化品船禁航时段航行预警”。
经核查,泰****9船本航次是于11月3日自如皋载运柴油驶往吴江,11月3日4时船舶航行至杨林塘三千湾水域。当事人航行时段为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禁航时段,载运货物为柴油,确属危险化学品。当事人江苏省轮船***公司船舶在内河航行、停泊或者作业,不遵守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规则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典型案例2
2024年7月8日,昆山市水上智慧卡口系统(申张线斜堰点位)发出预警推送,显示“兴阳**9船舶进昆(下行)通过该卡口点位时,疑似未悬挂国旗、未报港。
半个小时内,执法队员于杨林塘昆山段长江路桥水域发现该船舶,随即登船实施现场监督检查。经核查,兴阳**9船本航次于7月6日自泰州重载石子驶往太仓,开航(出港)前没有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的航次计划、适航状态、船员配备和载货载客等情况。经调查查明,当事人孙某某未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的航次计划、适航状态、船员配备和载货载客等情况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下一步,昆山市交通局将根据行业管理与服务需要,开发更多算法模型、不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同时依托数字底座推动跨部门共享共用,将船舶数据共享给其他市级部门,共同加强水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