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水运报】万物奔流看宿迁
发布日期:2024-02-23 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

□ 全媒记者 陈珺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始终把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2月19日,宿迁市交通运输工作暨改革创新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推进宿迁保税物流中心、江苏百盟物流园二期建设,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等,不断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畅通道 保障交通物流高效运行

交通则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决定了物流的形态和模式。交通畅,则物流畅。

2023年,宿迁交通完成项目投资166.58亿元,同比增长17%。连宿高速一期、京沪高速改扩建沭阳段等39个项目相继建成投用;盐洛高速宿泗段、宿连航道、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加快推进;潍宿高铁如期开工建设;成功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宿豫区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沭阳、泗阳、泗洪均创成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达标县、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

2024年,宿迁交通将重点建设交通重大项目65个,投资182亿元以上,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当好“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具体到重大项目攻坚方面,推进潍宿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合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扫尾工作;加快盐洛高速宿泗段建设,连宿高速二期实现上半年开工,泗蚌高速江苏段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加快推进235国道云帆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宿连航道建设,推进京杭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尽快完工;推动宿迁港总体规划修编年内获得批复。

优组织 提升交通物流服务品质

2023年9月,宿迁市人民政府发布《宿迁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列明的首要服务领域就是现代物流,目标“直给”——打造全国电商物流中心、淮海经济区陆河海联运物流枢纽、长三角北翼供应链物流基地和快递名城。

《行动计划》提出,完善物流体系。推动快递物流网络城乡一体化覆盖,按照“市级中转、县区分拨、镇乡配送、村组收寄”的原则,加速城乡四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有力破解物流网络“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宿迁内河港与徐州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四港”联动发展,主动对接中欧班列,提升宿迁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同时,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通湖物流园、运河宿迁港物流园、宿迁电商物流园、沭阳百盟物流产业园、泗阳临港物流园、泗洪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重点骨干物流园区集聚发展,鼓励创建省级、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2024年,宿迁计划开通定制公交10条、毗邻公交2条以上;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发展,完善“运游融合”服务体系,推进个性化定制客运稳定运营;谋划开通海铁联运班列和零担专线,加快形成铁水联运网络,加快形成江海河联运通道格局;强化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形成一批多式联运精品线路。

强智慧 突出信息技术物流应用

2017年,宿迁市委、市政府启动建设江苏通湖物流园,打造宿迁的“物流高地”。正式运营后,通湖物流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跻身“国家AAA级物流企业”,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江苏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成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摘取“智慧物流最佳信息平台服务品牌”桂冠……

2022年8月2日,江苏通湖物流园开出全市首张网络货运个体承运代征发票,成为宿迁地区唯一具备代开平台个体承运司机发票资质的物流企业。

率先打通税务合规“全链条”的关键一步,得益于自身的智慧物流管理平台。从开通运营时起,江苏通湖物流园就聚力研发自己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宿迁市物流大数据资源,并不断更新迭代,形成了集园区管理、网络货运、专线运输管理等信息交互模式,实现园区信息化与物流运输全流程安全可控。

小到园区,大到整个交通物流,都涌动着“智”变的活力。2024年,宿迁将突出改革创新示范,推动行政审批从线下到线上、从网办到秒办的服务模式转型;突出数字信息应用,建立“1+N”分层分级、分类推进的交通指挥体系,提升公路、航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管控能力,逐步实现运输服务“一体衔接”、行业治理“一网统管”、基础设施“智改数转”。

本文刊于《中国水运报》2月23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