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江苏经济报】春运坚守者 温暖回家路
发布日期:2024-02-09 13:46 浏览次数: 字体:[ ]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奔波在外的游子,似鸟投林、如燕归巢,期盼与家人欢聚一堂。但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岗位需要,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继续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坚守在春运繁忙的第一线,用辛勤奉献和无悔付出,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平安。近日,记者走访汽运站、高铁站、机场等春运一线,记录下这群普通人不平凡的春节故事。江苏经济报记者 孙炜杰

长途汽运驾驶员的“多重身份”

“请乘坐南京到无为汽车的旅客,持身份证检票上车。”2月7日早上8点30分,南京汽车客运南站,由南京长客集团白鹭公司驾驶员万广跃驾驶的班车即将发车,前往安徽省无为市的47名乘客正陆续登车入座。

平日里稍显冷清的汽运站在春运期间挤满了回乡的人流。和许多驾驶员一样,因为春节运输需要,从2005年入职以来,除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年,万广跃几乎没有一个除夕夜是在扬州老家度过的。今年春节前夕,他提前把爱人和孩子送回了老家,心疼他的父母特意准备了一些亲手做的饭菜让他带回南京。下次全家再“见面”,就得等到大年三十晚上了。他已和家人约好,当天晚上7点下车后视频电话报平安。

长途汽车空间不像火车和飞机那样大,而且旅客在路上的几个小时只有司机一路陪伴。也许正因为如此,比起其他回乡方式,长途汽车显得更具“人情味”。随着乘客陆续刷票进站,万广跃熟练地帮着把一个个行李塞进车厢。“跑了十几年春运长途,每年都会有让我难忘的故事。”万广跃告诉记者,在跑南京-无为班车前,他曾经长期担任南京到盐城建湖班车的驾驶员,每次发车前,他都会为乘客备上热水、方便袋、晕车药等物品,有时还要主动帮有需要的乘客买药,一些每年都坐他班车的“老主顾”也会带来一些自己做的食物分给他当“干粮”。

近年来,受私家车普及和高铁网络完善的影响,长途汽车客运的客流和万广跃2005年入职时的情况相比,减少了不少。但每当年关将至,长途大巴仍然是农民工、乡镇居民回乡的首选。今年春运,白鹭公司的南京-无为班线从一天一班加密到一天四班,大部分班车的入座率都接近100%。

“大年三十再跑一趟班车,后面可能就先去负责别的业务了。”万广跃对记者说。他口中的别的业务,是指白鹭公司和旅行社合作的华东五日游旅游包车,由他担任司机,大年初一开始就要带着乘客在南京、苏州、杭州和上海各景点游玩。客运班车驾驶员和旅行团司机,万师傅的多重身份,背后其实映射着当下长途汽车客运企业的转型。近年来,得益于春节旅游出行的庞大需求,春节旅游包车的市场也愈发红火,且不仅是旅游,大型会议包车、研学游、大型赛事、企业包车……道路客运行业正在向定制化服务加速转型。今年春运期间,白鹭公司的各类定制包车总预订量超过40台。和即将步入司机生涯第十九年的万师傅一样,历久弥新的长途汽车仍然勤勤恳恳地奔跑在路上。

铁路线路工的两顿“年夜饭”

2月6日,离除夕仅剩3天时间,南京站候车大厅客流如潮,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盐水鸭等特产在检测带上鱼贯而入。当天上午10点,记者跟随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线路车间南京维修工区工人走出站台,来到铁轨旁的检修通道,从南京发往南通的D9534列车刚刚从旁驶过,工区工长薛涌涛和工友拉着维修检测设备,正等候着调度室的下一个指令。

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铁路的安全运行并非一日之功,每辆列车的驶入驶出、天气的变化,都会给铁路的稳定性带来细微却可能影响深远的考验。薛涌涛所在的南京维修工区就是负责对铁路进行日常检修。“每天我们一般在两个时间段检修,上午9点到12点和下午1点到5点。”薛涌涛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每次检修都会在列车经过的时间间隔中进行,行业内把这段时间称为“天窗”,由调度室确保两辆车之间的时间足够充分,才会允许工人们到线路上工作。

“钢轨、道岔、曲线、轨枕,包括温调器,铁路路面以上的东西基本归我们管。”薛涌涛说。在检修现场,作为工长的他主要负责指导工人使用各类检修仪器以及管理各项检修工序。看钢轨螺丝是否松动,轨距水平是否达标,轨面是否平整……入行16年,从学徒到工长,薛涌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检修工作。和工作内容一样不变的,是每年春节值班表上的名字。今年春节期间,从2月8日到2月17日,薛涌涛将作为值班负责人留守,意味着在这10天里,他都要在工区和现场24小时待命,不能随意外出。尽管老家就在南京江宁,但他已十几年没在家过过除夕了。

“我们是特殊岗位,尤其是在春运这个特别的时间段,必须有人做出牺牲,我经验略微丰富一点,遇到情况也能及时处理。”薛涌涛表示。因为家住南京,每年过年他都主动要求值班,让家在外地的同事能回去过个好年。比起回家看望亲人的“私心”,他更在意的是春运期间肩负的责任。今年春运期间,高位客流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叠加,每天的“天窗”也不能像平常那样宽裕,有时正常需60分钟的检修,因为列车密集,只能留出5分钟的空隙,对检修工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为了让不能回家的同事不孤单,薛涌涛已和留守同事们商量好,大年三十晚上提前准备一些菜和饮料,聚在一起热闹一下。他还和妻子约好,2月7日晚上回家提前和家人吃顿年夜饭。薛涌涛表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单位的照顾和认可,就是他年复一年值守春节时最坚实的支撑。

寻找回乡班机的最大“加速度”

在硬件设施准备完成、检修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一架飞机起飞升空需要多少流程?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东航江苏公司位于南京禄口机场的运行控制中心寻找答案。

“每个航季的远期航线,包括运力投放量、飞机型号和飞行时刻正常来说都是固定的,但是在每天飞行前,我们都要对今天所有的人机环境进行评估,确认好航路走向、飞行高度和油量信息等情况并制作飞行计划,再按照计划来安排当日航班。”东航江苏公司指挥长刘帅对记者说。他所在的运行控制中心可谓是整个公司的中枢所在,市场、机务、运控、空勤等部门齐聚一室,墙上四块显示各类飞行信息的数字大屏充分展示着中心的功能。

春运期间,航班量剧增,再加上复杂天气等因素,导致航班延误情况增多。作为运控中心指挥长,刘帅每天都要频繁解决的便是航班延误问题。当天包括航班时刻信息、目前运力编排、飞机故障情况、天气情况在内的所有信息,都要汇总到他这里,做出运行决策并交由各个岗位执行,这便是他的职责。“春节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不仅是航班量增多,逢年过节也经常有飞行任务的变更,比如有些航线会加密或改换机型,加上雨雪天气延误,要处理的情况更多。”刘帅表示。

但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相比其他出行方式,民航尤其是国际航班的恢复速度并没有那么迅速,而是随着政策的放开逐步恢复。但从目前来看,今年春运期间,东航江苏公司的民航客运业务已经“满血恢复”,1月26日至3月5日春运40天,东航江苏公司计划执行12401架次航班,同比2023年春运增加15.9%。对于刘帅来说,今年春运就和2019年一样,值班时每天都要处理300架以上航班。

今年大年三十,刘帅将留在运控中心值守,从2016年到南京工作起,他几乎没回陕西过过一次年。“我们民航从业者最闲的时候只有每年的六七月份和11月份,比如春运3月结束后,马上又会有五一黄金周,根本闲不下来。”刘帅告诉记者,只有在这两个时间段,才会有时间回老家待上几天,看望家人。春节期间,他将在大年初一去苏州和妻子短暂团聚,便会再度回到工作岗位上。“做好每天的飞行决策,让班机尽可能地顺利执行、延误班机尽快起飞,就是自己这份工作的价值。”刘帅表示。

本文刊于《江苏经济报》2月8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