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江苏经济报】加快推进交能融合政策与技术规范支持
发布日期:2024-03-11 08:44 浏览次数: 字体:[ ]

□江苏经济报记者 孙炜杰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交通运输行业用能占比在17%左右,仅次于工业和建筑业。而在交通用能结构中,电力占比不到5%,绿色电力占比不到2%。交通运输行业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近90%,绿色转型任务十分艰巨,亟待优化用能结构。基于此,此次参加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吴永宏带来了自己的建议:加快完善交能融合政策及技术规范。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以及众多的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承载的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吴永宏指出。多项国家层面的重大规划中,也对交能融合工作有所涉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进“四网融合”,即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将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强化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在交能融合领域,江苏先行先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永宏指出,近年来,江苏注重推进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鼓励利用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客货枢纽场站等基础设施空间资源,开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探索与实践,全省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光伏、风力发电等设施设备总装机容量超过231兆瓦。

但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如交能融合工作机制不顺畅,交能融合项目涉电许可和涉路许可等方面,跨行业、多部门协调存在着较大的体制壁垒。交通基础设施新能源设施建设缺乏上位布局规划,很多项目被搁置;交能融合路径不明确,“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构建的研究与应用亟待深化;交能融合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现阶段交通、能源行业相关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缺失,交能融合项目在审批、设计、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缺乏依据,加大了项目审批难度,延长了项目建设周期等问题。

对此,吴永宏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形成联动工作体系。同时加快制定覆盖“建、管、养、运”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政策,完善土地、资金、消纳指标、电网接入、上网电价等方面的保障支持政策;国家和行业层面加快制定出台“交通+能源”发展战略规划,逐步制定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安全环保、运营维护、碳排放监测核算等全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

本文刊于《江苏经济报》3月11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