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南京交通创新发展理念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发布日期:2024-04-17 17:20 浏览次数: 字体:[ ]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日,江苏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南京正持续加快智慧交通的建设步伐,交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在多个场景的应用都取得显著成效,全力助推南京枢纽经济建设。

1.jpg

巡检不下车,道路管养精准、高效

交通创“新”求“质”,体现在生产力要素的跃升,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建造与智能运营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深度改造与应用。比如,保障日常城市出行的道路管养工作,一直以来需要大量人力来维护,现在这项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

4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南京城建市政养护调度中心,一辆搭载着“北斗定位+AI智能识别”设备的道路巡检车刚刚出发。在调度中心,记者可以清晰看到,随着巡检人员的驾驶,道路病害被依次抓取识别后传回调度中心,直观地展示在大屏的地图上。

1.png

区别于传统人工道路巡查,“这套路面病害AI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前端高清摄像头拍下路面情况,逐帧抓取照片自动识别病害类型,再通过后端传回调度中心系统。”现场工作人员站在智慧管养平台大屏前向记者介绍,系统通过自动分级病害类别,做到“高危”病害快速发现和自动派发,“轻微”病害结合实际采取合理整治措施,实现养护一体化。

 2.jpg

“以沪宁高速连接线为例,试点巡查距离7.6公里,传统巡查耗时80分钟、上报病害6起;智慧巡查仅耗时60分钟、上报病害10起。”市城建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主任倪晓飞介绍,原来一辆巡查车进行巡检工作需要23个人配合,现在只要巡检车上路,智能识别系统就会自动采集数据并实时上传处理。

经过实践,在同一条路段,相比人工巡查,路面病害AI智能识别系统所需的人工成本至少节省50%。同时,从采集到分析道路病害数据,再到安排维修管养更加自动化,可发现人员主观上可能忽视的病害,数据可靠性也更高。

这套路面病害AI智能识别系统试运行1年以来,对路面常见病害裂缝类识别率已达到95%、坑洞类85%—90%,接下来将继续优化提升系统的智能识别率,计划今年年底正式上线运行。

智慧船闸,助力内河航道跑出“加速度”

当下,南京正在全力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秦淮河航道通行效率提升的同时,水上运输效能和生产力也相应提升,现在,船舶可以从芜申线航道经石臼湖进入秦淮河航道,再经过下游的秦淮河船闸进入长江。4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杨家湾船闸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以前过闸要先把船停下来,人爬上岸办理过闸手续,什么时候能过也是等通知,更无法提前知道等待时间。”4月11日上午,正在杨家湾船闸前等待过闸的船主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这个新系统真是方便多了,手机上点点就能办完过闸申报手续,过闸效率提高了不少。

3.jpg

随后,记者又来到洪蓝船闸管理所的集控中心,看到显示屏中央从北向南依次显示着南京内河流域的5座交通船闸,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发布调度指令指引船舶过闸。“这套系统可以根据船闸的不同需求自定义设置闸次计划,划分申报区、缴费区、待闸区,根据船舶驶入的不同区域,及时推送信息提醒船主,保证船民顺利高效过闸。”洪蓝船闸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夏厚智告诉记者,智慧船闸系统的运用提升了南京内河流域的通航效率,同时解决了通航各环节中的“信息孤岛”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船闸智能化调度水平。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运调全流程智能化、船闸运行自动化、运控数据一体化,助力南京内河航道跑出“加速度”。

目前洪蓝集控中心已陆续完成辖区内5座交通船闸的接入运行工作,实现5座船闸运行“一盘棋”,船民过闸“不下船”“不跑腿”,提升了船闸运行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全省首个,老路拆除固体旧料绿色循环利用建新路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去年12月底,我市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以下简称“312国道扩建工程”)主线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营。该工程完善了宁合运输通道和南京“环射型”路网体系,带动了南京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不仅如此,它还是全省首个老路拆除固体旧料绿色循环利用的交通建设项目。

4.png

“按照312国道扩建工程方案,项目起点至五里桥互通段的老路需全部挖除,老路拆除产生各类固体废料合计约为11.5万立方米,如果直接填埋或堆置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指挥长王鹏告诉记者。

5.jpg

据测算,该项目共减少固体废弃物处理和新材料采购等费用约1500万元,可实现碳减排4万吨,为南京“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助推绿色南京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智慧交通系统加快构建,在南京“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变为现实。

 (本文刊于415日《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