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要闻
全国“公路治超典型案例”公布 江苏9案例入选
发布日期:2024-09-18 17:36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 年是全国集中联合治超二十周年。日前,中国公路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公路治超典型案例”名单,包括20个精选案例和60个典型案例。其中,江苏2个案例入选精选案例,7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探索,江苏在治超工作上实现了从政策法规创新到执法模式构建、从源头治理突破到区域协作深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升级,展现了治超工作在法治化、科技化、信用化、区域化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在政策法规方面,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公路条例》和《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办法》,填补了货物装载源头治理的法律空白。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和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细致划分,强化源头监管,实现全链条、无死角精准治理。

在执法模式上,交通运输与公安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现场+非现场”互补的高效执法模式。经过探索实践,开创全国超限超载联合执法的新模式,制定完整流程标准,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超限超载查控模型,推动交通、公安“现场+非现场”联合治超全面落地。

在高速入口拒超方面,高速交警、交通执法、地方交警、地方交通执法和高速公路收费站“五方”建立联动联查工作机制,基本实现入口货车零超限。与兄弟省市加强高速治超管控协作,对外省籍超限车辆,定期跨省定期抄告,外省抄告给江苏的,省级治超管理系统分办大队调查,结果集中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统一反馈。

在源头治理上,以“百吨王”查处、源头治理为突破口,深化交通运输源头追溯查处,探索执法责任分工,将道路安全、运输监督执法有机融合,全面落实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机制要求。在溯源查处过程中,省、市、县三级围绕“百吨王”治理重点目标,分工协作,各尽其责,有效地打击和遏制“百吨王”严重违法行为。

在信用治超上,严格实施“一超四罚”,联合约谈高风险企业,在货车安全风险与分类监管、货物装载源头单位信用监管、非现场执法与信用治理融合应用等六个方面分类开展信用治超工作,推进超限超载数据归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工作,推动治超执法由管“行为”向管“信用”的转变。

在区域协作方面,打造长三角协同新机制,开展“天网”专项执法行动,加强省际联合执法,实现设施共建、数据共享、执法互动,强化了跨区域的协同治理,提升了治超工作的整体效能,实现了从联合监管向流域化监管的跨越,构建了更为紧密、高效的区域协同治理体系。(苏交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