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绿化清理工作可太有用了,老远就能看到,知道前面是路口或者有弯道,能提前减速。走的放心,开的也舒服!”某厂区的货运司机周某道。
近日,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州分中心联合交警大队及部分辖区交警中队,以“改善路域环境,减少交通事故”为核心,对部分高危路段及事故多发地进行绿化遮挡隐患排查,主要涉及龙盛大道、角通线、洋兴线等,总排查里程20公里左右。
通州公路分中心迅速联合交警快速形成整改方案,对绿化养护单位签发隐患整改通知书,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的完成整改,不仅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为出行人员及附近厂区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通州公路分中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以高质量的公路交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主动靠前,做重点项目的“护航员”
面对北沿江高铁、区域供水等重大战略工程,分中心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建立“一对一”专属联络机制。通过提前介入、联合勘验、清单式指导,为项目提供从技术审查到许可发放的全链条精准服务,累计高效完成16项涉路许可,确保国省干线与枢纽建设“零延误”,以公路效率保障发展速度。
精准滴灌,做企业落户的“助推器”
针对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人民政府总投资32亿元的远川示范园项目,分中心主动对接属地政府,提供“手把手”政策辅导与“线上+线下”的申报预审服务,将问题解决在申报前,有效避免了企业因不熟悉流程而导致的“来回跑、多次改”,显著压缩审批时间,以公路服务的“加速度”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平稳落地。
有呼必应,做排忧解难的“暖心人”
创新建立“吹哨响应”机制,对企业反映的S356线标志牌剐蹭等个性化诉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即便问题成因不在自身,仍牵头协调各方,快速制定并实施抬高迁移方案,以“马上就办”的执行力破除企业发展中的障碍,真正让企业获得感满满。
简政放权,做减负松绑的“实干家”
大胆推行“备案制”改革,对不影响通行安全的小微项目(如企业门卫岗亭改造),将事前“许可”转为事前“备案”,极大简化了流程。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得开、管得住”,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五、协同共治,做路域环境的“优化师”
联合政府、交警、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路口优化改造、国家级“平安精品路”创建及廉洁文化示范点建设。通过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安全水平与文化内涵,打造“路、景、文”交融的优质路域环境,以硬件升级和服务融合提升区域综合吸引力。
通州公路分中心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服务的转变,成功将公路服务深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大格局,用自身的“服务指数”换取了企业的“便利指数”和“发展指数”,为激发市场活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公路交通保障。(姜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