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包含16个申报领域52个申报方向
发布日期:2025-09-15 16:26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共包含交通基础设施更新提质、推进智慧大通道建设、推进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16个申报领域,52个申报方向。各单位可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整合资源,围绕申报方向,积极申报开展试点。

《通知》提出,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实施指导。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作为试点指导单位,要加强对试点任务的全过程指导,推动试点任务有序实施。确有必要的,可由申报方向责任单位发布通知,组织开展专项试点。各试点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具体组织实施,及时报告试点任务进展情况,注重试点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

据了解,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修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提出加强试点方向主动引导,并加大试点工作支持力度。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试点单位、试点任务等予以通报表扬;加强试点成果总结推广,编制经验成果清单及典型案例,制定推广实施方案,将典型经验与创新成果向全国、区域及相关单位推广应用。

一、交通基础设施更新提质。1.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四化”同步建设。2.公路基础设施养护新模式。3.农村公路精准更新改造。4.水运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5.推进铁路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6.研究建设高速磁浮系统。

二、推进智慧大通道建设。7.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8.普通国省道交通调查能力全面提升。9.探索大通道货车自动驾驶技术。10.推动公路自由流收费。

三、推进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11.提升公路出行服务品质和管理能力。12.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13.优化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14.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四、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15.推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16.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17.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五、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18.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19.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新型物流集成商。20.推动铁路货物运输体制机制创新。

六、推动内河水运体系联通与航运高质量发展。21.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建设。22.长三角、珠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23.内河航运自动化船队建设。

七、推进交通运输融合发展。24.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25.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26.交通运输与邮政融合发展。

八、推动智慧港口建设。27.港口功能智慧化提升。28.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港口领域示范应用。

九、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29.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政策机制创新。30.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大规模研发应用更新。31.推动电动重卡零碳货运走廊建设。32.推进铁路绿色低碳发展。

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韧性能力。33.打造优质安全耐久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34.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35.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36.提升公路安全韧性水平。37.高质量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铁路工程。

十一、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38.构建海事船检联管共治工作机制。39.智能航运监管体系建设。40.无人智能救捞装备与远洋深海极地救捞装备研究应用。

十二、促进低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41.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高质量培育。42.低空交通运输规划编制。43.“行业+地方”通航载人飞行联合监管。

十三、加快交通运输基础大模型创新突破。44.打造综合交通运输基础大模型应用体系。45.省级“民航气象+地方交通气象”联合数据共享。46.加快交通运输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47.邮政业人工智能、寄递安全科技平台培育。

十四、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48.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

十五、交通运输综合执法。49.推动交通运输基层执法监管提质增效。50.探索“数智一体化”执法新模式。

十六、高层次人才培养。51.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52.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交通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

(刊于9月12日“中国交通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