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全国高速公路进入了“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新阶段。作为全国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省份,江苏以“智慧站点”为突破口,围绕“自由流收费”核心场景,推动“人-车-路-云”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传统收费“效率低、成本高、体验差”的痛点,更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管理创新、服务升级”的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三步走”战略引领——从“有形管控”到“无形服务”的范式革命。江苏高速“有卡无亭”“无卡有站”“无卡无站”的“三步走”战略,是智慧站点建设的核心抓手,更是高速公路从“硬件依赖”向“智能服务”跃升的根本方向。“有卡无亭”的物理形态解放是打破传统依赖的破冰之举,通过撤消物理收费亭,代之以岛头智能集成设备,在保留ETC卡片作为交易媒介的同时,极大地压缩了车道宽度、解放了路域空间,为后续升级奠定了物理基础。
当前江苏高速已来到“无卡有站”交易模式革命阶段。这是实现“无感”体验的关键一跃,“去卡片化”是本阶段核心。江苏高速现已推出预约出行便民服务,用户仅需在“江苏高速茉莉畅行”小程序完成一次基础操作,无需领卡,即可获得长达一个月的通行权限。车主在小程序内完成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并授权信用评估后,即可开通无感支付功能,基于车主信用等级享受“先行后付”服务,实现兼顾安全感与体验值的“无感通行”。
云收费平台技术筑基——从“分散管理”到“全局智能”的中枢升级。自主研发的自由流云收费平台,通过“数据融合、智能决策”,实现收费业务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平台以云网边端协同作为技术底座。在云端,从数据存储到智能决策的平台升级,云平台分为收费赋能区、收费核心区。收费赋能区,是针对交通大数据的多维应用分析,包括车辆画像、车辆路径拟合、车型判断、稽核系统等。收费核心区按照分区安全管控需求,有多个管理节点,比如高网管理主节点以及其他管理节点,每个管理节点通过“一点多业务”方式建立自身业务的数字化平台,其他管理节点同一业务也可互为灾备。在江苏高网管理主节点下面有多个业务节点:计费核心业务节点,融合业务节点等。计费核心节点有计费服务、名单服务,数据生成等业务功能。融合业务在线稽核、差异化策略以及路径查询等不断拓展业务。在路端,从“分散设施”到“全域感知”的路网升级,依托新一代高可靠融合“一张网”建设,OTN和SD-WAN网络覆盖全省470个收费站、52个路段中心及4396个车道;路段部署“智能路侧单元(RSU)+视频加密”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位置、速度、轨迹及气象数据;收费站部署边缘云,实现传统收费站系统中站级、车道收费及ETC门架系统功能,并融合系统多源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减轻云端压力。在车端,从“被动识别”到“主动交互”的车载终端升级, 依托ETC2.0和“交通守望者”,深度融合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利用AI技术及时精准发现事件,通过事件上游的ETC门架系统科学发布,经车载OBU接收信息,实现用户服务精准触达,大幅提升出行安全。
FFT2.0中枢场景赋能——从“单一功能”到“全收费场景”的服务升级。FFT2.0(江苏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中枢)支撑自由流收费的全场景创新,助力实现从“收费工具”向“生态平台”的跃升。从“人工处置”到“智能联动”的精细运营。以“订单”为主线贯穿各业务模块,通过构建订单状态机驱动流程流转与跳跃,实现包括正常通行、异常稽核、退费处理、补缴核销等多种业务路径的灵活切换。从“被动维修”到“预测性维护”的智能化运维。高速机电设施运维成本高,且故障发现滞后。智慧化运维利用智能诊断系统,集成AI算子仓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准确率90%、72小时预警的预测性维护能力;并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融合BIM模型与高精地图,实现设备状态、故障位置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同步上线机电资产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流量探针与网络监测中心建立设备行为画像,实现异常流程5分钟快速响应。从“功能供给”到“价值创造”的人性化体验。智慧站点的终极目标是“服务用户”,江苏以“数据+生态”为核心,将服务从单一通行延伸至出行全周期。行前基于高精地图与实时路况,提供个性化“最优路径”与高精度ETA预报;行中通过更精准匹配服务区消费场景(如餐饮购物、加油充电)等多元化业务需求,实现收费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形成 "交易-数据-运营" 的闭环。出行后生成智慧账单与信用增值,打通服务区与目的地生态。最终,通过无感支付与全程陪伴式服务,让智慧高速成为懂用户、有温度的“出行伙伴”。
收费智能体全自动管理——从“规则执行”到“认知决策”的AI进化。 稽核智能体是收费系统的“合规卫士”, 稽核智能体以“实时数据感知-智能规则匹配-自动化处置”为核心,依托大数据车型库、在途车辆库、省界识别设备、北斗轨迹等技术,实现对跨省/省内通行车辆的全场景、全流程实时稽核,重点覆盖车型复核、路径复核、优免车监管三大核心场景,确保收费合规性与通行效率。
运营智能体则是收费系统的“设备管家”与“特情中枢”,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础,以“收费道口特情快速处置”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时监测-智能预测-自动处置-远程协同”四大能力升级,实现设备故障率降低、特情响应时效提升、人工干预减少,支撑收费道口“少人化无人化”运行。
江苏高速智慧站点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从“有卡无亭”到“无卡无站”,从“云收费平台”到“收费智能体”,江苏用创新与实干,将高速公路从“通行管道”变为“智慧生态”。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场景的拓展、生态的协同,江苏智慧站点将继续引领全国交通数字化转型,让每一次出行都更高效、更便捷、更有温度。
(刊于9月18日“江苏交通控股营运管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