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淮安市重要交通枢纽,淮安高铁东站承载着无数旅客的出行需求,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春运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中,人们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归乡和出行之路。如何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维护交通运输秩序?春运期间,淮安市交通运输部门始终坚守一线,合理布设力量、下沉一线执法,用“不打烊”的坚守和“零距离”的关怀,绘就了春运“平安图景”,全力打造了安全、便捷、有序的春运出行环境。
严格执法 维护运输秩序
“驾驶员同志您好,我是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正在执行公务,这是我的证件,请您配合我的工作。请出示您的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车辆的道路运输证等相关证件。”这是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淮安高铁东站进行营运车辆检查的场景。春运期间,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冲锋在交通执法第一线,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坚持突出重点和依法履职相结合,严查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案件,全力以赴强执法、除隐患、护春运。动态化高频次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非法营运和出租汽车市场专项整治,严查无证经营、拒载、绕道等违规行为,春运期间,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50余辆次、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规营运行为61起。
据介绍,春运期间,该支队派遣一个执法中队常驻淮安高铁东站负责场站区域运输秩序的常态化巡查,对站前广场、出租车候客区、网约车上车点、公交站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监管,确保运输秩序井然、旅客出行安全。面对客流高峰,执法人员放弃休息,连续作战,经常执勤到深夜,有时坚守到凌晨三四点,迎接“红眼”班列,确保最后一班到站列车上的旅客顺利出站。
科技赋能 提升执法效率
春运期间,淮安高铁东站面临人流量大、车次密集、换乘需求大等问题,执法人员如何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规范候车秩序,及时处理司乘纠纷?秘诀就是:科技赋能。
为提高执法精准性,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利用5G布控球、智能监测杆件、VR眼镜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站区运输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通过科技赋能,执法人员能够快速发现并对涉嫌违法车辆实施针对性检查,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利用视频监控执法,能有效减少路面执法,降低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将执法人员和相对人全部纳入视频监控范围,实施全过程执法监督,也能有效避免执法廉政风险和安全风险。”该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该支队与淮安东站站前管理服务中心、上海铁路公安局淮安东站派出所、新城分局高铁新区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方独有的智能化监管手段,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的合力,努力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据了解,违法违规营运行为执法存在现场执法矛盾频发、取证难等问题,通过视频巡查等方式,能够有效固定证据,精准确定违法人员,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
服务为民 彰显执法温度
2月4日,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安排该支队工会组织参与,联合淮安东站站前管理服务中心,在淮安东站开展“温暖旅途 苏心春运”活动,为坚守岗位的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公交车驾驶员、车站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旅客送上热腾腾的饺子。
“这饺子味道真好,有妈妈的味道。”“真是多谢你们执法人员了,我们感觉很温暖。”“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乘客也更放心了!”大家品尝饺子后赞不绝口,向支队执法人员竖起大拇指,对支队送温暖活动表示感谢。
2025年春运期间,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民”宗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注重人性化服务。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该支队抽调机关骨干、一线执法人员、驻站执勤队员、企业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队,实施首班车至末班车全时段执勤,重点保障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等接驳点秩序,主动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行李搬运等便民服务,帮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解决出行难题,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除此之外,执法人员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向广大旅客和驾驶员普及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春运是万家灯火的重逢,更是交通执法的坚守。淮安市交通运输部门用行动书写责任,用服务传递温度,用坚守描绘新春“敬业福”,全力保障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淮安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继续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出行,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504号
主办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